1 / 27
文档名称:

4中国宗法制度.ppt

格式:ppt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中国宗法制度.ppt

上传人:yunde113 2014/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中国宗法制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宗法制度
第四章
主讲人:
刘正教授
第一节家族的产生与家族观念
【本节要点】
一、家族
,家族内部持有同姓一家族的观念。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父系家族中拥有父权和夫权的家长,即拥有掌握家族所有财产和支配家族所有成员的绝对权利。
一、家族
。在血缘(家族血亲)、地缘(农村乡社)、业缘(农耕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和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家族本位成为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它决定着家族的绵延。娶妻须由家族中主要成员过问和决定,所娶女子的贞操对全家族负责,以确保家族血缘世系的纯度;家族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同一家族中的女性,地位有高下之别。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
(1)血缘观念。重视巩固血缘联系、维护世系血缘纯度,重视家谱、族谱,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万世一系”的血缘观念。
二、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
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
(2)门第观念。“门第”是指封建时代地主阶级内部家族的等级,以族姓、门户、地望为标志;姓氏作为家族的符号,有高低贵贱之别;显贵之家称为“世族”、“世家”、“高门”等,卑庶之家则称为“寒门”;门第观念曾渗透到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了贵族门阀的特权。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鉴外纪》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
(3)孝悌观念。儒家伦理以孝悌为本,并将报恩事亲之孝,纳入维护父家长制的轨道;孝父与忠君相联系,对父辈的道德与义务,被推演为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提倡孝道既强调血亲观念,以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又移孝于忠,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古代社会的家族观念
令人感动的“孝子”
50多万元,288个日夜,31岁的陕西青年梁远全用这不同寻常的数字演绎了一段救母的感人真情。
曾因一氧化碳中毒而昏迷半年的梁母,已经能坐轮椅,还和医生握了手。医生说,这是梁远全不懈努力9个月创造的奇迹。
2005年7月5日,是隋玉旺搬家四年的“纪念日”,这一天也开始了他“全职”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92岁高龄老母亲的第五个年头。 老隋常说, “她是我母亲,伺候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令人感动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