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风险概述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风险的一般含义: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特定含义:是指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某一特定事件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原因。风险事故:是指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即经济损失。风险因素的分类: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三种。实质风险因素:是指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损失发生或增加损失机会或加重损失程度的原因。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因素,即由于人们不诚实、不正直或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由于人们的疏忽、过失以及主观上的不注意、不关心、心存侥幸,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和加大损失的严重性因素。损失分类: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形态。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之间的关系:风险因素是发生风险事故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使之增加的条件,它并不直接导致损失,只有通过风险事故这个媒介才产生损失。风险的分类(一)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自然风险:冰雹、地震、火灾、水灾、风灾、旱灾、冻灾、虫灾、瘟疫等。社会风险:盗窃、抢劫、玩忽职守、故意破坏等行为。政治风险:战争、革命、内乱等原因中止进出口贸易行为;对进出口实施国家管制、限制、禁止输入;变更进出口条例等国家行为。经济风险:生产的增减、价格的涨落、经营的盈亏。技术风险:核辐射、空气污染、嗓音等原因。(二)根据风险标的分类: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三)根据风险性质的分类: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四)根据风险影响的结果分类:分为基本风险和特定风险。风险的特征: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社会性、可测定性、发展性。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否发生不确定,风险发生的时间不确定,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不确定。第二节可保风险可保风险:是指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可保风险的条件:(一)风险必须具有不确定性(二)风险必须是纯粹风险(三)风险必须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四)风险必须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性(五)风险不能使大多数的保险对象同时遭受损失。(六)风险具有现实的可测性风险单位:是指一次风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害范围。风险单位划分的方法:(一)按地段划分(二)按投保单位划分(三)按标的划分。第三节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风险管理含义的理解:(一)风险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家庭、组织。(二)风险管理技术运用的前提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三)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风险管理的程序: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评估风险管理效果。风险识别包括的内容: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风险估测包括的内容:损失概率的估测、损失程度的估测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分为:控制型和财务型两类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分类:损失前目标和损失后目标。损失前目标:通过风险管理消除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人民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损失后目标:通过风险管理在损失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家园得以迅速重建。损失前目标的具体内容:1、减小风险事故的发生机会2、以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预防潜在损失的发生。3、减轻企业、家庭对风险及潜在损失的烦恼和忧虑,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4、遵守和履行社会赋予家庭和企业的公共责任和行为规范。损失后目标的具体内容:1、减少损失的危害程序2、及时提供经济补偿,使企业和家庭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实现良性循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主要表现:在事故发生前,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故发生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方法:避免、预防、分散、抑制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方法:自留风险、转移风险。转移风险分为:财务型非保险转移和财务型保险转移两种第二章保险概述第一节保险的基本概念保险的广义含义: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风险分担金的形式,向少数因该风险事故发生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成员提供保险经济保障的一种行为。保险的狭义含义:是指投保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