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桥梁便道施工方案新.doc

格式:doc   大小:2,00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便道施工方案新.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9/8 文件大小:1.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便道施工方案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桥梁施工修筑便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有关资料;2、本工程的施工合同;3、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招标文件范本中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水泥稳定碎石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水泥砼路面层施工及验收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标准化建设指南要求》二、工程概况1、K68+930福源小桥福源小桥,中心桩号为K68+930。该桥位于钦州市灵山县境内,跨越一条小水沟,沟上层为软土层和砂性土等,下伏岩性为中风化的砂岩或泥岩。桥位前汇水面A=,主河沟长度L=,主河沟平均坡度I=16‰。河道顺直,桥位所处河床较为稳定,滩槽分明,滩槽分界线长满灌木带。两岸河床质为砾石、卵石,平均粒径为20mm。由于原旧涵为1-4*,孔径过小,此处造成桥前雍水过高,2014年10月份台风造成洪水曾淹过路面。通过小桥涵水文水力计算,得出设计洪水位H2%=,洪水流速V=。桥梁平面处于缓和曲线段,有超高设置,全桥横坡为单向8%。桥梁采用弯桥直做,桥梁全长为16m,+2×。本桥上构采用1-10m装配式混凝土空心板,下构桥台为桩柱式桥台。若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的实际变更处理。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置防震挡块进行简易设防。桥面铺装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桥面两侧设置墙式护栏,不设人行道。2、K71+785青坪中桥青坪中桥,中心桩号为K71+。该桥位于钦州市灵山县境内,跨越一河槽宽30多米的河流,桥位前汇水面A=72km2,其中上游长安水库控制流域面积A1=9km2,主河沟长度L=,主河沟平均坡度I=15‰。桥位位于S型弯道,桥位所处河床较为稳定,滩槽分明,滩槽分界线长满灌木带。两岸河床质为砾石、卵石,平均粒径为100mm。通过大中桥水文水力计算,得出设计洪水位H1%=,洪水流速V=,洪水流量是902m3。,全宽为净7m+2×。上构为4-10m花岗岩块石板拱桥,下构为U型桥台、重力式桥墩,明挖扩大基础。原旧桥建成年代为1965年,原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10级,结构较完好,可以考虑利用。本桥为旧桥加宽利用。本桥从桥头桩号至K71+,有超高设置;从K71+,桥梁防撞墙按直线布置,调整桥头桥尾路宽并修筑挡土墙,以接顺两头道路。,+2×。桥面铺装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桥面两侧设置墙式护栏,不设人行道。K72+,中心桩号为K72+。该桥位于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境内,跨越一条小水沟,沟上层为砂性土覆盖层,下伏岩性为中风化的砂岩。桥位前汇水面积A=,主河沟长度L=,主河沟平均坡度I=‰。桥位所处河段为次稳定河道,滩槽分明,滩槽分界线长满灌木丛。河底平顺,河床质为卵石、圆砾,平均粒径为5mm。原旧桥为1-6m片石板拱,1974年建成,后扩建公路时曾对其进行过加宽。由于孔径过小,最大洪水淹没过桥面。通过小桥涵水文水力计算,得出设计洪水位H2%=,洪水流速V=,洪水流量是148m3。桥梁平面处于大半径圆曲线段,没有超高设置,全桥横坡为双向2%;桥梁纵坡处于凹型圆曲线内,桥面纵坡是个变化值,%%。桥梁采用弯桥直做,桥梁全长为22m,+2×。本桥上构采用1-1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构桥台为桩柱式桥台。若地质情况与设计要求不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的实际变更处理。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桥面铺装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桥面两侧设置墙式护栏,不设人行道。三、便道结构及线路布置施工便路基道面层为7m,%坡度,便道与原旧路相接位置处向外侧倾斜3%坡度,并设置排水沟;便道采用合格的土壤分层填筑,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石块粒径为60~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便道面层采用细集料压实,厚度按100mm。便道穿越沟渠处设置圆管涵,采用φ1500mm圆管涵,圆管涵顶填筑厚度不得少于50cm。1、K68+930福源小桥福源小桥改道前现状图福源小桥改道平面图2、K71+785青坪中桥青坪中桥改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