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4 82 心理科学 2001 年第 24 卷第 4 期
中学生主体性调查问卷全国常模的建立
陈丽君张庆林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里庆 400715)
依毅他人的倾向。问卷共包括 76 个侧题,所有测题均采用
1 前盲
自陈式。
主体教育. 想的提出,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 被试
一大标志。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此被试是来自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四大区域23 所学校
作了较为深人的探讨。然而在主体教育的评价目标,即主的4320 名中学生,被试分布如表 1:
体性维皮的科学测t 与统计分析上尚属空白。本研究的目衰 1 各年级里女生的人扭分布
的是为主休性提供一个客观的侧t 和评价体系,以促进对主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合计
, 豹
休橄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为了间卷设计的客观性,我们初步男生 6 14 4 4 8 2 4 2 J 3 0 3 3 4 8 20 1 5
2 8 7
对中学生的主体性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指中学生能够意识女生 65 0 4 0 0 2 65 266 14 7 2 3 0 5
6 3 7
, 合计 1 2 6 4 9 4 8 5 0 7 5 6 9 4 9 5 4 3 20
以确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的特 测试过程
性。主试根据统一的指导语对各年级被试分别进行测试。
2 研究方法测试前主试先讲解答题的方法并举例说明再向被试讲明
答案役有好坏对错之分,请他们如实回答。9R1验不限时。用
问卷的构成 SPSSS .0 对数据进行处理。
在已有研究中,通过对学生、教师的访谈并征求专家意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它们分别是: 信度
,对整个样本求出 6 个因家及总分的分
为,确保自己的行为指向目标;。6 个因家以及总分的分半系数在 到
中所遇到的各种津碍,并长时间地进行该活动直至达到目 之间,这表明该问卷内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是比较
的;自信心,指主体对自己在活动中独立地完成任务的胜任可靠的。
能力离低的自魏评价;资任感,指主休对自己在活动中应尽 3 2 效度
义务的认知和相应的情感休脸;主动性,指主体具备积极参本问卷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进行效度检脸。各拟合
加活动的内在动机和认知藉要,并表现出积极主动而不是消参数为GFI098AGF094N097NNF098,
极被动的行为特点;独立性,指主休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CI= ,梦/d20469。表明这一维度体系具有较高的
。
体在对活动任务、活动方式和评价标准的选择上,都具有不 3,3 各年级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衰2 总体及各因素上各年级学生的平均傲与标准整
FF (总体) F!(自觉性) F2(坚持性) F3(自信心) F4(责任感) FS(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