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doc

上传人:j14y88 2019/9/2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只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污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在学前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要人,抓人、踢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与其对立和争斗。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父母。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性儿童。幼儿园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1)幼儿园的环境不良,激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幼儿园的不良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幼儿园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物质环境方面: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大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狭窄的活动空间,会使幼儿感觉压抑,彼此间的碰撞机会多,发生争斗的几率也会变大。心理环境方面: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压力,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这样的民主氛围中可以安心、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则幼儿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被动服从。在这种气氛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2)教师的教育不当,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A、教师不恰当的教学安排,直接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教学中,若教师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况下,草率安排教育活动,就会激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B、教师对幼儿的消极评价,间接助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些教师在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几经教育不见效果的情况下,就会失去信心,往往认为“这孩子就这样,没法改变了”,对其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甚至还为这样的孩子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在老师的影响下其他幼儿也会认为“他是个爱打人的孩子”。当其他幼儿带着“偏见”与这样的幼儿交往时,往往就会引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C、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过度关注,激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在园的幼儿,一般都是比较依恋教师的,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攻击行为过度关注,会使幼儿对教师的态度产生错误的解读,认为只有制造一些攻击事件,才会得到教师的关注。这种情况对那些比较内向的,平时不怎么得到教师关注的幼儿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攻击性的****惯。如何矫正攻击性行为?提供非攻击性的环境。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玩耍时间和玩具,不让孩子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不让孩子玩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引导幼儿进行移情换位。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诉孩子攻击行为会给人带来痛苦,再让孩子换个位置想想,如果自己是受害者,那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我们应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其同情心。采用代币法。努力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有攻击行为的幼儿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好的一面。老师应当以平静的心态,换个角度看待这些幼儿,充分挖掘、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是教育这些幼儿的有效方法。给予孩子榜样示范。幼儿模仿力强,老师可以通过故事里的好形象来感染孩子,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合理安排一日活动。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防止神经过度疲劳或过于抑制,,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