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孩子的精神食粮.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孩子的精神食粮.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0/1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孩子的精神食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孩子的精神食粮——曹文轩与黄蓓佳作品比较指导老师:周先林学员:付飞摘要:曹文轩与黄蓓佳写的都是“成长小说”,他们同样关注现在儿童的成长。然而他们选取的时代背景、角度以及艺术手法又有很大不同。曹文轩的小说以上世纪60年代苏北农村生活为背景,他用那个时代儿童的苦难来感动今天的读者,文笔纯美富有诗意。黄蓓佳则以当代城市生活为背景,反映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更贴近现实生活。关键词:时代背景角度艺术手法前言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作品有《红瓦》《草房子》《青铜葵花》《天瓢》《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黄蓓佳,江苏如皋人。北京大学毕业。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小船,小船》《我要飞》《芦花飘飞的时候》《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心声》等。曹文轩与黄蓓佳都写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对现在处处养尊处优的孩子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课堂。然而他二人的写作又是有很大差异的。下面本文拟从时代背景、角度,艺术手法三方面加以分析。一、时代背景翻开曹文轩的小说,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人物生活环境及命运的苦。小说根植于上世纪60年代苏北农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那正是“大跃进”与以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在那个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年代里,人们常常面临饥饿和灾难。很多作家在写到这段历史时,都直接披露了人们生活的苦难,如路遥的小说。对于这一点,曹文轩更是没有回避,他把苦难推向极致。不同的是,他把当时贫困的生活诗意化了,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诗一般的语言、唯美的境界、纯美的人物,是曹文轩小说突出的特色。可是这一切都不过是贫困这个大背景上的美丽点缀。他选取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作品中儿童的苦难形象。苦难,让他笔下的儿童形象放射出更美得光彩。面对苦难,他们没有惊慌失措,在淡定从容中进行不屈的反抗。《青铜葵花》中青铜和葵花的遭遇让人为之辛酸,悲然泪下。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对苦难生活的倔强反抗。在苦难面前他们是从容的,镇定的,从没抱怨上天对他们的不公,也从没有悲观绝望过。“曹文轩顽强地不让他笔下的人物在苦难面前倒下去,即使有违艺术上的真实。这都是因为他鄙弃那种惊慌失措的,叫苦连天的态度,他认为‘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态度’。①这一点在《青铜葵花》中得到完美体现。葵花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各种各样的磨难——丧母,丧父,水灾,蝗灾,寒冷,饥饿等等,好像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在这个不幸小女孩头上——然而她却始终没有被打垮。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水,面对天光地净的蝗灾,他们每个人,始终像勇敢的水手,坚定地迎向永恒的风雨。漫天无际的清贫,如同一根凌厉的鞭子,悬挂在一家人的头上,可他们却平心静气地忙碌着,他们出河入海,割茅草,卖芦花鞋,不慌不忙地等待春暖花开的时节。黄蓓佳则以现在城市生活为背景,在物质上是丰富的。然而这一代的儿童每天却要面对繁重的功课负担,让他们叫苦连天。另外,单亲家庭中的子女成长问题等等,给现在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多压力。黄蓓佳的作品,让人看到一般不被***所理解的儿童世界的精神追求。《飘来的狗儿》中有大主张的狗儿,《我要做好孩子》中不动声色抗争的金玲,《今天我是升旗手》中有英雄主义情节的肖晓,他们身上都显示出儿童的精神力量。黄蓓佳说:“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