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上饶县三中刘礼湖一、考试基本情况:本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的命题坚持了课改精神,加强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为所有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以课标和课本为纲,试卷以课标和课本为纲,考查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成绩统计:、试题评价:   1、以课标和课本为纲,考查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⑴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对基础知识一般只考它的直接应用,不搞知识堆积;对基本技能,不考繁杂的内容,这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以减轻学生负担,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训练。⑵体现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为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现提供了空间,让学生在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中,体会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⑶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试卷中对初中教材中反映出来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的思想、方程思想等,这些在试题中都有体现。2、以课本为本,试卷不避讳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全卷试题一部分源于教材,是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试题能从初中数学的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引导教师教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扩张效应。这样命题无疑对初中数学教学秩序的稳定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它有利于广大教师深入钻研课本,防止题海战,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3、创设探索思考空间,考查探究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试卷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创新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让经历观察、操作、确认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动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开放性和多维性的理解。 三、学生考试成绩得失原因分析:本此检测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00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分值比例约为6:3: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有6个小题,即1—6小题,共18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2分左右,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4、6两小题,主要是学生概念理解不够,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因而不能得分。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共8个小题,即7—14小题,共2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3、14小题。第三大题是解答题,共7个小题,共58分。第15、16题得分不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第17题得分较高;18、19题考查几何知识,得分不太高,主要是步骤写不到好;第20考查的是数据统计知识,得分较高。第20题考查的是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得分不高;21题考查的是几何探究题,学生得分不高。原因探究:这次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进步很大,但也有学生退步的。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这次的考试主要是基础题,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甚至个位数,这就说明平日里学生学习不扎实。在近阶段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