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生物实验报告题目:霉菌的形态观察姓名:余振洋学号:200900140156系年级:09生科3班组别:周三4组同组者:张刚刚、岳永胜、俞华军、谢英健 时间:2010年月10口一、 【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木方法2、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曲霉、毛霉、青霉、根霉)的基本形态特征二、 【实验原理】1、霉菌霉菌可产牛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牛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范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抱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霉菌菌丝和抱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3~10u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2*观察方法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直接制片观察法、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和玻璃培养观察法三种方法,本次实验采用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3、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牛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培养物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既可以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还便于观察不同发育期的培养物。三、 【实验器材】1、 菌种: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根霉(Rhizopussp.),毛霉(Mucorsp.),培养7d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2、 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配方见附表)3、 仪器或其他用具:平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吸管,U型玻棒,解剖刀,银子,50%乙醇,20%甘油,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等四、 【操作步骤】1>载玻片培养观察法(小室培养法)(1) 、培养小室的灭菌:在平皿皿底铺一张略小于皿底的圆滤纸片,再放一U形玻棒,其上放一洁净载玻片和两块盖玻片,盖上皿盖,包扎后于110°C灭菌20-30分钟,烘干备用。(2) 、琼脂薄片的制作:取已灭菌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各6~7ml注入另两个灭菌平皿中,使之凝固成薄层。通过无菌操作,用解剖刀将其切成lcmxlcm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上述培养室中的载玻片上(每片放两块)。(3)、接种:通过无菌操作,用接种环从斜面培养物上挑取很少量的抱子,接种于培养小室中琼脂块的边缘上,用无菌锡子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4)、镜检:(3).培养:通过无菌操作,在培养小室屮的圆滤纸上加2〜3ml灭菌的20%的甘油(用于保持平皿内的湿度),盖上皿盖,27°C正置培养一周。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的培养吋间内取岀载玻片置低倍镜下观察,必要时换高倍镜。五、【注意事项】1、载玻片培养观察中,注意无菌操作,接种量要少,同时尽可能将分散的孑包子接种在琼脂块边缘上,否则培养后菌丝过于稠密影响观察。六、【实验结果及绘图】菌种曲霉根霉毛霉冃霉营养菌丝具有菌丝无隔、多菌丝无隔、多菌丝有横分隔;气生菌核、分枝状,核、分枝状,隔,分生孑包丝的一部分形有匍匐菌丝和无假根或匍匐子梗亦有横成长而粗糙的假根。在假根菌丝。菌丝体隔,光滑或分生抱子梗,的上方直立地上直接生出单粗糙。基部顶端膨大成球生长岀一至数生、总状分枝无足细胞,状顶囊,表面根泡囊梗,其或假轴状分枝顶端不形成辐射出一层或顶端膨大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