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肾功能衰竭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64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肾功能衰竭护理.ppt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9/11/20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肾功能衰竭护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肾功能衰竭护理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或各种原因使肾功能急剧、进行性降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标志是少尿,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ARF概述【病因/发病机制】一、病因1、肾前性: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因某些能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以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二发生急性肾衰竭。1)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大出血)(呕吐、腹泻、烧伤)2)心排血量降低严重心衰、心律失常2、肾后性尿路梗阻: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肾后性因素多为可逆性,及时解除病因常可使肾功能得以恢复。3、肾实质性(肾脏器质性病变)1)小管坏死:肾缺血及肾毒物2)小球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3)大血管、、:双侧肾动脉栓塞4)间质性、、:变态反应由于肾实质损伤所致,最常见的是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二、发病机制目前对于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解释:1、肾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为肾血浆流量下降,肾内血流重新分布,表现为肾皮质血流量减少,肾髓质充血等。2、肾小管上皮脱落,管腔中惯性形成:肾小管管腔堵塞造成压力过高,加剧了已有的组织水肿,进一步降低了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间质缺血性障碍。3、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主要为缺氧所致四、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管坏死是肾性ARF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按其病因分为缺血性和肾毒性。临床上常常是多因素的,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疾病、急性肾衰竭引起的代谢紊乱和并发症等3个方面。典型病程可分为3期:(一)起始期(二)维持期(三)恢复期指典型肾前性氮质血症至肾小管坏死之前这一阶段。此期有严重肾缺血,但尚未明显的肾实质损伤,若及时治疗可避免ATN的发生。此期以原发病的症状体征为主要表现,伴有尿渗透压和滤过钠排泄分数下降。起始期历时短,仅数小时至1~2天,肾肾损害可逆转。(一)起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