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说课的题目是《敬畏自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和设计理念。一、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本课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所选五篇文章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从而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学好本课将会为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作好铺垫。(二)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能力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文章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二、说教法新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那么教师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有序,有度,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鉴于学生学情实际,特采用情境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采用品析法,点拨法,探究法等探究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以此为突破口,深化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理念。三、说学法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和资料汇编法等。四、说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展示以下四句“名言”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这些名言的看法,总结名言所述的观点——征服自然。进而引出严春友的一个新观点——敬畏自然。引用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反的观点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学习生字词并掌握词义,接着了解作者及课文文体常识。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结合所提问的问题弄清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解惑。作者提出“敬畏自然”的论点后,又是通过哪些论据来论证他的这个观点?接着理清作者思路,看看他使用什么事实和道理来证明“敬畏自然”的观点。(将全班简单的分成三个小组),抛开第一自然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