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克氏海马鱼.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克氏海马鱼.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克氏海马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克氏海马鱼收藏查看我的收藏有用+1克氏海马鱼编辑克氏海马鱼,体长为305—325毫米,全体均呈淡黄色,体侧具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线状斑点,眼睛较小,两个眼睛靠得较近,鼻孔很小,紧位于眼的前方,口、鳃孔较小,尾部呈四棱形,细长而能卷曲。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化学活性。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文学名克氏海马鱼拉丁学名Hippocampuskelloggi别称大海马、葛氏海马、琉球海马、海马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鱼纲目海龙鱼目科海龙鱼科亚科海马亚科属海马属分布区域中国、朝鲜、日本、菲律目录宾海域。1形态特征2地理分布3生活****性4繁殖方式5养殖技术?环境?摄食6保护级别1形态特征编辑克氏海马鱼是一种小型鱼类,它的外貌十分奇特,与一般鱼类大不相同,头部的形状酷似马头,尖端生有5个短小的棘,颈部转了一个弯,使头与躯干形成直角,身体的表面也没有大多数鱼类克氏海马鱼[1]具有的鳞片,呈侧扁形,外面被环状的骨板所包裹,还有很多平行的体环,在躯干部有11环,在尾部有39—40环,看上去又仿佛是披着铠甲的战马,所以被称为“海马鱼”。它的体形是海马鱼类中较大的,体长为305—325毫米。全体均呈淡黄色,体侧具有一些不规则的白色线状斑点。吻部细长,呈管状。眼睛较小,位于头部的两侧,位置较高,两个眼睛靠得较近,两眼之间的间隔小于眼睛的直径。鼻孔很小,每侧竟有两个,相距也甚为接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较小,位于头的前端,口内没有牙齿。鳃孔较小,位置在近于头侧的背方,呈裂缝状。鳃盖凸出,但没有放射状的纹。躯干部呈七棱形,腹部很凸出。尾部呈四棱形,细长而能卷曲。肛门位于躯干第11环的腹侧下方。从头部的顶端到尾尖,有一条明显的栉状脊椎。头部及腹侧的棱棘较为发达,躯体上的各棱棘较为短而锐利,呈瘤状突起。背鳍长而发达,鳍条18—19个,位于躯干部最后2个体环及尾部最前2个体环的背方。臀鳍较为短小,鳍条4个。胸鳍短而宽,略呈扇形。没有腹鳍及尾鳍。各个鳍均没有棘,鳍条也均不分枝。[1]分类系统:Animalia:动物界-Chordata:脊索动物门-Osteichthyes:硬骨鱼纲-Syngnathiformes:海龙目-Syngnathidae:海龙科-Hippocampus:学名:Snyder中文名:克氏海马中文拼音:KèShìHǎiMǎ分类等级:种概述: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NE)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2]2地理分布编辑克氏海马鱼在中国分布于北起浙江省披山,南至海南省三亚的东海、南海海域,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菲律宾海域。[2]3生活****性编辑生活在近海海藻丛或珊瑚礁丛非常繁茂的地带。游泳时,它的头部向上,垂直地立在水中,依靠背鳍和胸鳍的扇动,直升直降,缓缓而行。有时它还依靠尾部的屈伸呈弹跳状前进。栖止时,常以尾端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上、珊瑚枝上或海中的飘浮物上歇息,使敌害误认为它是海藻等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免遭侵袭。克氏海马鱼以毛虾、康虾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的时候,眼睛紧紧盯住猎捕的对象,然后用吸管状的吻突然出击,很快将猎物连水一起吸进口中,吞到胃里。[1]4繁殖方式编辑大多数鱼类都是雄性和雌性异体,***在形态上的差别一般不显著,只有个克氏海马鱼[3]别鱼类的雄性和雌性有显著的差别,例如泥鳅雄性的胸鳍呈三角形,雌性的胸鳍则略呈圆形;鲤鱼、青鱼等鲤科鱼类的雄性在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