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0/1/11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1)        【摘要】  目前已有的心脏外科手术消融能源主要包括:射频、微波、冷冻、超声、激光。除冷冻外,其他绝大多数的能量源都是通过热能来进行消融的。这些方法的侵入性伤害明显少于Cox-maze手术,操作简便,降低了并发症率。但这些能量源及其装置具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在评价能量源效能时需要考虑的标准:能否能够制造有效阻断心房组织的电传导;能否有效穿透心外膜脂肪;消融是否迅速;是否会造成并发损伤;能否应用于任何所需要消融的解剖部位等。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心脏外科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的人中3%-5%患有心房纤颤。以往心房纤颤多被看作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然而近20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心房纤颤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1,2]。心房纤颤的主要危害是:(1)不规律的心律,可能引起心悸、不适和焦虑感觉;(2)心房失去主动收缩功能,心输出量下降;(3)易引起心房内血栓形成,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房颤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增高5-7倍。1  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心房纤颤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说明心房纤颤起始及维持所需的相应环境。从前比较认可的学说是Moe等(1959)提出的多子波假说和Schorf等(1953)的局部异位灶自律性增强假说。直至Cox等发现心房纤颤是多个折返环围绕着解剖障碍区或功能传导阻滞区、由单一折返环蜕变成多个子波所形成,由此得出多个持续的大折返环是心房纤颤电生理基础的结论,这一结论是目前外科治疗房颤的理论依据。2  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    对心房纤颤的治疗长久以来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心房纤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心房纤颤简便易于接受,但疗效较差,有报道显示,单纯药物治疗心房纤颤的复发率高达60%以上。电复律治疗虽然可使很多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但复发率较高,且易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和栓塞发生。而单纯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目前报道的初步结果为,成功率为10%~46%,症状改善率为56%~71%,并发症(肺静脉狭窄、心包填塞、脑栓塞)发生率为10%左右[3]。上述治疗方式均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人们对外科治疗心房纤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期望。    外科治疗房颤的目标是:①消除心房纤颤;②恢复窦性心律;③保持房室同步运动;④恢复心房收缩功能;⑤通过消除心房的不良血流状态而减少或消除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危险。    1980年Willioms等和Cox等提出左房隔离术治疗房颤,其手术原理为隔离左房与心脏其余部分,使房颤局限于左心房,心脏其他部分为窦性心律,右房与心室协调收缩和舒张,提高心排出量,但由于左房持续房颤,因此产生血栓的可能性仍然较大。Guirauden等提出“走廊术”(corrider procedure),其原理为制造一条含有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心肌组织通道,其与右、左房心肌组织隔离,因而房颤不影响窦性心律的传导和保持生理心室驱动,但是,走廊术损失心房与心室同步激动和心房传输的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血流动力学,还是存在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这两种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