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新化段)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终修)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编制说明⑴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满足业主要求的原则; ⑵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⑶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相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⑷充分利用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⑸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⑹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及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生产; ⑺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⑻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笨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⑼合理选择资源和运输方式,节省费用开支。⑴国家、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及新化县公路施工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⑵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⑶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及招标文件所确定采用的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工程定额。⑷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新化段)建设项目施工招标公告(第二次)⑸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新化段)第二合同段公路工程招标文件。⑹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当地资源、水文气象、交通情况、施工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4+230~K13+,。2工程概况本项目是国道G354南昌-兴义(浏阳-凤凰)一段,是湖南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中期调整规划项目,同时也是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交通扶贫项目。建成后,将作为连接区域内冷水江市区和新化县城的便捷通道,承担区域干线公路的功能;同时,本项目还将作为区域高速公路的重要集散公路,对扩大高速公路的经济辐射范围,提升公路网等级水平,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所在的新化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的冷水江市是湖南省内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的地方县市。本项目连接了冷水江市区和新化县城,有利于拉拢新化县城与冷水江市区之间的距离,促进新化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新化县脱贫致富的步伐,当前,本项目已纳入湖南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和交通部扶贫规划。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新化县脱贫致富的需要。本公路起于冷水江市区北侧的中连与原S312改线段相接,沿S312布线,绕开金石公司、科技园化工工业园后,进入新化县境内,线路向西南延伸,至老屋院建老屋院大桥一跨资水,经向荣村、光义村、新塘村、三洲村后,至陈家垅村建陈家垅大桥二跨资水,经资水村到达新化县城东侧白沙洲路(原S217改线段)和学府南路(原S217和现S224)交叉处,。投标合同段为G354冷水江至新化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均位于新化县境内,本合同段起始里程为K4+230(经由新化县境内桑梓镇满竹村),至老屋院建老屋院大桥一跨资水,之后,线路继续向西展线,途经向荣村(新化县桑梓镇)、光义村、新塘村、三洲村后,至陈家垅(新化县上梅镇)建陈家垅大桥二跨资水,过资水村与新化县城东侧白沙洲路(原S217改线段)对接后,,,两座大桥长分别为644m、,桥宽28m。主要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4车道,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I级;线路设计标准断面见下图2-1图2-1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表2-1路线平、纵设计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标准公路等级一级设计速度km/%5最小坡长m200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100小桥及涵洞1/100大中桥1/100特大桥1/300车辆荷载等级公路—I级本项目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km/h,,,其中K0+000-K4+230段路线位于冷水江市境内,;K4+230-K13+,。标段内线路两跨资水,共设资水大桥2座,。其中老屋院资水大桥644m/1座,。具体形式如表2-3所示:第2合同段,位于新化县境内,线路起讫里程为K4+230~K13+,第二合同段内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表2-/25预制30mT梁片192/1326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