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中国经济到底该不该强刺激?党爱民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国家果断出台了“4万亿”的强刺激措施,让我们顺利度过了经济危机,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具体到微观层面,农民工工资翻了一番,初步建成了全国高铁网。这次农民工工资翻番,是继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农民工收入的又一次比较大的增长,而高铁网的初步建成,是中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日本建成新干线以后,虽然亏损,但日本经济腾飞了,新干线对日本整个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同样,中国高铁的建成,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对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那些对“4万亿”投资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它没有赚钱,同时给地方政府带来了约20万亿的债务。前面说了,“4万亿”至少让我们取得了农民工工资翻番和高铁建设两项大成就,即使不提这两项伟大成就,地方政府的20万亿债务,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20万亿的货币资产,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只要没有通货膨胀,这20万亿负债就是正确的,是微观经济主体乐见的。如果没有这20万亿,同时又要达到今天的经济规模,那么,企业和家庭的负债就会增加20万亿,债务危机就会更加严重。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20万亿负债,减轻了企业和家庭的债务负担,大大地缓解了经济危机。仅此一条,就可以为“4万亿”政策欢呼鼓舞,歌功颂德、树碑立传。还有一些攻击“4万亿”的人认为,它导致通货膨胀。事实上,自1997年以来,除了2007年和2011年CPI超过5%以外,其他年份CPI都在5%以下,大的通货膨胀根本就没有发生。如果观察PPI,自2012年以后一直在100%以下运行,实际处于通货紧缩状态。CPI为正,主要是农产品价格和服务的价格在上涨,而这种上涨是各类工人的工资在提高。我们反复强调结构调整,而工资的提高,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结构调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完成,工资提高、资本品价格下跌,人越来越值钱,这是我们期盼的结果。还有些人,说通货膨胀实在是没有数据,但却看见M2GDP的比值比较高,于是就臆想出一个“通货膨胀压力”如何如何高的说法,这跟当年的“笼中虎”如出一辙。为什么货币那么多,却没有通货膨胀呢?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过多钱的钱在追逐过少的物引起的,其实就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钱多但不发生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中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现实决定了的。先看需求方面。我们知道,需求包括两个要素,一是要有欲望,二是要有购买力。对于富人而言,虽然他有很多钱,但是,凡市场上有的,他想要的,他都有了,即使收入再增加也不会增加购买。对于穷人而言,虽然欲望很大,但收入很低,就算把收入全部花完,也没有多大的购买力。再看供给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的生产力大发展,我们成了世界工厂,不仅满足了国内的有效需求,而且形成了长期的贸易顺差。说得通俗一些,富人钱再多,也不会出来抢肉吃,所谓“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压力”之说完全是子虚乌有。如何防止通货膨胀呢?目前,穷人没钱,也可以预见短期内也不会很有钱,因此,穷人的购买力不会突然增加。富人的钱很多,他们不会抢肉吃、不会抢购衣服、不会抢购电视机、不会抢购手机,也不会抢购汽车。如果房价预期不会上2涨,也就不会抢房子了。如果预期到人民币兑美元不会贬值,也就不会抢购美元了。因此,目前防止“通货膨胀”的主战场就是两个,一个是房市,一个是汇市。房市可以通过加大供给解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