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版说明
《中国文学大师与中国文学名著》——不可抗拒的诱惑!
在浩浩荡荡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的灿烂文化造就了一大批中国
的文学大师。这些文学大师在诗、词、小说、戏曲的创作中,为祖国的文学
宝藏增添了许多咏吟千古的绝唱——名著、名篇。许多作品被广泛介绍到世
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也使得世界人民得以一窥东方文学瑰宝的
真面目,享受东方文明的沐浴。
为配合《世界文学大师与世界文学名著》的出版发行,应广大读者的强
烈要求,我们组织了国内目前有影响的一批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研究员编
写了这套《中国文学大师与中国文学名著》,精选了中国文学名著中的
本精华,然后进行白话改写和缩写,并详介作者生卒年月和生平,文学名著
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在文墨学林中的地位,一举三得,三位一体,使人
们在了解了大师之后,欣赏到大师的名著,并能在赏析部分中系统地把握名
著的精髓,增加阅读的情趣。
由于中国的文学大师们多生活在封建社会,且长期以来倍受中国传统文
化的影响,加之历史的、环境的局限,使得大师们的名著有较大差异,思想
性、艺术性不强的作品充斥在文学名著中,给我们甄选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经编委们再三审定,才选中了这本名著。即使是这样慎选的名著,我们充
分考虑读者对象后,在缩写过程中还是删掉了个别不妥之处,如笑笑生的《金
瓶梅》,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等,把一些损害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某些
章节剔除,但仍保持了原著的风貌,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而绝无受害嫌疑。
我们的宗旨只有一条:忠于艺术,忠于历史,实事求是,尽量完美。我们的
原则也只有一条:不以编者好恶选择大师及大师的名著。
赏析方面的著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偏颇和缺点在所难免。加
之今日之学者,大多采用当今文学评论界最新观点和方法,争议和不成熟也
是存在的,望读者匡正、赐教。
在编写此书过程中,得到了国内文学艺术界、文学评论界、出版界、在
京各大院校师长们的指导,并参照了一些师长们的著述和观点,在此深表敬
意和谢忱。
编者
于北京
大师与名著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生年,没有文
献资料记载,是根据卒年推算出来的。关于他的卒年,有两种说法。一说他
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根据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眉批有“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话。一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除夕,根据敦敏《懋斋诗钞》中有《小诗代柬寄曹雪芹》一诗。
由于《懋斋诗钞》是按年排比,在此诗前面第三首诗《古刹小憩》旁注有“癸
未”二字,由此证明癸未那年雪芹还在。又根据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伤
芹溪居士》题前“年未五旬而卒”的小注,以及敦诚《四松堂集》中《挽曹
雪芹》“四十年华付杳冥”的诗句,知道雪芹大约活了四十多岁。假设他活
了四十八九岁,那么他的生年当在康熙五十四年()左右。
曹雪芹祖籍东北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大约在明末,入了满洲籍,属汉
军正白旗人。后来他的祖先随清兵入关,得到宠幸,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
《红楼梦》中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
这里讲的是贾家,但也可以说是曹家的写照。据史料记载,雪芹高祖曹振彦,
顺治年间,曾被任命为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后升任浙江盐法道。曾祖曹玺,
也因“随王师征山右有功”,当了顺治的亲信侍臣。曹氏不仅因武功起家,
而且同康熙还有一种特殊关系。曹玺的妻子孙氏,是康熙的乳母;雪芹祖父
曹寅,少年时则作过康熙的“侍读”。康熙继位后,开始设置江宁织造,第
一任就是曹玺。所谓织造,就是为宫廷督造衣料、帷帐等各项丝织品的官职,
官阶虽然不高,但被视为一个“肥缺”。而且除经济使命外,还兼做皇帝的
耳目,访察江南吏治民情,提供皇帝借鉴。继曹玺之后,雪芹祖父曹寅、父
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担任过这一要职,共约六十年。因此,曹家成
为当时江南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曾以
江宁织造府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阔绰和权势。
曹氏也是一个“诗礼之家”。据记载,曹玺“少好学深沉,有大志”,
“读书洞彻古今,负经济才,兼艺能”。曹寅更是康熙时一位著名的学者和
文人。他擅长书法,并能写诗填词度曲,终生写作不辍,又喜广交当时名士。
他还是有名的校勘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全唐诗》,就是曹寅在扬州主持
刊刻的。曹家既然是康熙的亲信近臣,那么它的兴衰际遇,就势必同皇室内
部的矛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大约在雪芹五六岁时,雍正夺得皇位,曹家
遭到冷落。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
被革职抄家;次年被遣回北京。据说,在乾隆初年,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