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急救医学 2010 年 4 月第 30 卷第 4 期, 畅2010, 畅30, 畅4 ·289·
Chin J Crit Care Med Apr Vol No
指南共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10畅3969 /畅畅1002 -1949畅2010畅04畅001
doi j issn
1 定义 少数患者就诊时仅有低血容量性周围循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衰竭症状,而无显性呕血或黑便,需注意避免漏诊。
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病变引起 其他临床表现
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 贫血和血常规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
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
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上消化道大量出
[1]
占前三位。血 2 ~5 小时, 白细胞计数升高达( 10 ~20 ) ×
9
2 临床表现 10 /,止血后 2 ~3 天可恢复正常。但肝硬化患者
L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常伴失血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 24 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数日至一星期。发热的原
呕吐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是否经过胃酸的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
作用。出血量小,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呕吐物多棕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
褐色呈咖啡渣样;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在胃内停障碍。
留时间短,呕吐物呈鲜红或有血凝块。 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
有呕血者一般都伴有黑便,通常幽门以上大血液分解产物被肠道吸收,引起血尿素氮浓度增高,
量出血表现为呕血。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常于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
黑便或便血开始上升,24 ~48 小时可达高峰,3 ~4 天后降至正
上、下消化道出血均可表现为黑便。常。若活动性出血已停止,且血容量已基本纠正而
黑便色泽受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尿量仍少,则应考虑由于休克时间过长或原有肾脏
影响。通常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病变基础而发生肾功能衰竭。
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出血量大、速度快、肠 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见图 1)
[2 ~9]
蠕动亢进时,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类似下消 4 流程图详解
化道出血。本次诊治流程将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过程
有黑便者不一定伴有呕血。通常幽门以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紧急治疗期、病因诊断期和加
。
出血表现为黑便。如果幽门以下出血量大、出血速强治疗期
度快,血液反流至胃,可兼有呕血;反之,如果幽门以紧急治疗期:患者入院 6 ~48 小时,治疗目标是
、
上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可不出现呕血仅见黑便。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针对患者
,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治疗手段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