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红色字体加下划线的是我不会的,亲们自己解决吧《临床药理学》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 :是研究药物与人体(健康人和患者)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剂量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这是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 :药物诱发性疾病,药物作为致病因子而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症候群。 :是以药代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浓度,用以评价疗效或确立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药物达稳态的平均血药浓度(C)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 C1 ) 之比值称为积累系数 :药物吸收进血液循环的相对量或吸收程度。 :用于比较两种剂型或同一剂型但含不同原料来源,不同辅料或不同批号制剂时的生物利用度。 :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 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有些药物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副作用或毒性增强,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机体耐受。 :凡使首次给药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称为负荷量 10. 抗生素后效应: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 MIC 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或抗生素后效应 11. 表观分布容积:进行药代动力学计算时,可设想药物是均匀分布各组织和体液,且其浓度与血液中浓度相同在这种假想条件下药物分布所需要的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Vd ) 12. 特异质反应:由于用药者有先天性遗传异常,对于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 出现的反应性质可能与某些常人不同的反应,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引起。 13. 半衰期:生物半衰期(biologic half-life) :药物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血浆半衰期(plasma half-life) :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药代动力学的计算,一般是指血浆半衰期 14. 药物不良反应:广义:药物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和有害的反应。 WHO :在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予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和有害的反应 15. 双盲双模拟:用于 A与B两种药的外观或气味均不相同又无法改变时,可制备两种安慰剂外观或气味分别与 A或B相同,分组服药时,服A药组加服 B药安慰剂,服 B药组加服 A药安慰剂,则两组均分别服用一真一假两种药,外观与气味均无不同。 16. 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某些药物在体内的降解速率受酶活性的限制,通常在高浓度时是零级动力学过程,而在低浓度时是一级动力学过程,称 Michaelis-Menten 动力学过程。因动力学过程在数学上呈非线性关系,故又称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17. 药物相互作用:从狭义上讲,通常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病人体内共同存在时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影响,可以是药效降低或失效,也可以是毒性增加,这种不良影响是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时所没有的 18. 抗菌谱:是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即《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是有关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 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新药: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20.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别。 21.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是指抗菌药的杀菌活力在一定范围内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属于此类的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等。 22. 安慰剂: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被制成与试验药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 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安慰剂虽不含任何具药理活性物质,但通过心理因素却可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或“不良反应”。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下列药物按新药管理:(E) C. 老药增加新的适应症 ,不包括(A) (D)A.(静脉注射等量药后 AUC/ 口服等量药后 AUC)X100 % B.(标准药 AUC/ 试药 AUC)X100 % C.(口服等量药后 AUC /静脉注射等量药后 AUC)X100 % D.(试药 AUC /标准药 AUC)X100 % E.(试药 AUC /标准药 AUC)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