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资业务员的心得体会身穿正装斜挎背包伶牙俐齿能说会道,这是大多数农资业务员留给人的最初印象。但他们背后却充满了辛酸:长年出差压力巨大,日晒雨淋四处奔波。最让他们难受的是缺少社会认同感与职业成就感。有调查显示农资业务员一般只做到五年左右。在他们的“后业务员”时代会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每一条路径背后又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开店创业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与激情,对农资业务员来说也一样而他们创业大多会选择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农资店。不过梦想与现实往往差距巨大一旦选择了自己开店很多人都更感艰辛与责任重大。林如新算是其中较为成功的典型之前他一直在某农药公司做海南区域经理。后到山东一家企业做珠三角区域经理。由于为人诚恳经验丰富对终端网络熟悉2007年林如新干脆直接辞职做起了珠三角地区的几个公司的产品代理凭着多年经验以及渠道网络成熟等优势虽然辛苦一年销售额可达300多万。对转行的农资业务员来说开农资店也面临重重困难。比如资金不足产品欠缺(品牌产品掌握在老农资店手中)营业执照等问题也面临可能窜货、压价等恶性竞争。林如新说要沉得住气对每一个农户做到周到、细致、耐心服务是成功的基础另外要懂得与厂家及代理商多沟通以获得资金周转缓解前期压力。此外林如新还提醒随着农资店越来越多一个地方的市场会不断稀释因此开店前要慎重考虑。优势:拥有专业的植保技术知识对农药药剂更为了解令农资业务员开店后服务更为精准。另外有稳固的人脉关系以及敢想敢干的性格也是竞争优势。劣势:一旦开店都会面临资金不足产品短缺的窘境因此他们不会轻易赊账客户容易流失。收入:创业开始经营艰难收入主要看营业额大小。跳槽并非所有农资业务员都会有胆识、魄力以及充足资金去支持开店创业。为了升职和加薪他们选择不断跳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农资企业销售人员的频繁流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农资联盟曾经做过一份有260位农药企业销售人员参与的调查其中显示45%会在半年或一年后跳槽最重要因素是职业发展空间狭窄以及薪资待遇偏低。在选择跳槽的目标时一些管理完善、营销模式成熟的企业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对象。最成功例子是青岛瀚生集团副总裁曾宪峰他在瑞德丰公司干了6年做到市场部长然后成功跳槽到海利尔做了5年总经理2010年受聘于青岛瀚生集团副总裁。他的故事也成为不少刚入行的农资业务员的励志范本。但许多业务员跳槽也不成功。比如某农药厂家业务经理罗海先在广东一家公司做到区域经理因不满足待遇等问题跳槽到陕西某公司做粤东区域经理一年后再跳没想到四年一个轮回他再次回到最初的公司但原来当初同一职位上的同事已成了他的上司。优势:阅历丰富的农资业务员可以给新公司注入新营销理念进入新公司后升职机会更大薪酬待遇也有提高空间。劣势:频繁无目的跳槽对个人事业的稳定发展不利。收入:与能力与职位相挂钩。转行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许多农资业务员的口头禅。有资料统计农资一线销售人员90%以上是刚毕业的男性他们长期奔波于农村乡镇与田间地头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缺少乐趣与成就感。不少业务员表示他们心里充满苦闷:为发货回款及销售任务费尽浑身解数;独处他乡远离公司倍感孤独无助;做销售极不稳定一年难得回几次家因此很多女孩子都不愿意嫁给农资业务员。此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