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关系
文章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新教学法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学习与兴趣的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法师生关系理论实际兴趣
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己第二年了,我深有体会,每当我告诉多年不见的同学我现在中学里当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时,他们总是表示不理解。原因是他们无法把性格活泼好动好玩的我与他们印象中枯燥乏味、死板的“中学政治”联系在一起。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初中“思想政治”内容枯燥、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而思想政治课堂则是老师的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教学。传统的初中政治是一门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压抑能力发展、打击学习积极性的学科。然而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这一切,从以前的作为学生“初中思想政治”到现在的作为老师教授“初中思想品德”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科目无论在教材内容上还是在教与学的方法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师我认识到我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能从思想品德中有所获,让学生热爱思想品德的学习。以下我谈谈在这两年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通过与大家相互交流而得到更多的启发。
一、处理好传统教学法与新教学法的关系
现今我们都热衷于运用创造各种各样的新教学法,都希望能推陈出新。这无疑是个好现象,因为不管哪种新教学法都有同样的目的与理念,那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本学科的实效性。相应地,也出现了对于传统的教学法一面倒的批判。传统的教学法确实存在着满堂灌、注入式、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压抑能力发展、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等弊端,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全盘的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如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看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一样,我们也应该以辨证的思想来对待传统的教学方法。毕竟它的存在与事实都充分的证明它存在着合理性及优势。而我认为这种优势就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要求学生系统把握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并且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更能适应教材信息量大内容多而课时有限这样一个现实,它能让学生接收更多知识而提高课堂的效率。相反,我发现许多所谓的新教学法却大过于注重形式的新奇多样而使课堂变得热烈而空洞。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应把新旧教学法看作是一种后者取替前者的关系,而应该取长补短使它们相互融合或在具体教学中灵活选择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多向发展。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法律是一个复杂相连的系统,而且对于许多基础的法律知识记忆是必要的。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法中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要求就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要达到让学生真正能内化知识从而对知识运用自如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灌输与讲解,同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记忆要求。
二、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有重大的影响。在成绩的压力下,师生关系往往是紧张而尖锐的,这导致了学生因对老师不满、对学习厌使学习效率下降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教师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能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原因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