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论积贮疏》.ppt

格式:ppt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积贮疏》.ppt

上传人:yunde113 2014/5/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积贮疏》.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积贮疏
《汉书食货志》
贾谊
上海市育才中学语文教研室
C
关于《汉书》
《汉书》:
作者:
朝代:
内容:
《四史》:
文学常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
东汉
分为8表、10志、12帝纪、70列传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晋陈寿的《三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史实的史书。
连贯叙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
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为“本纪”,“传”为“列传”。
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史实的史书。
关于史书中的几个名词
文学常识
断代史
通史
纪传体
编年体
C
西汉初期,社会生产力还未恢复正常。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人民很多弃农从商(舍本求末),阶级矛盾趋于尖锐。贾谊看到了这种有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前进的危机,写下本篇奏疏,劝文帝重农积粮,以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中央集权。并以此文,多方面论证了重视农业生产对国富民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积贮的根本办法,表现了他关心国家前途的高尚品德。
知识
背景介绍
C
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二十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官至太中大夫。后被权贵中伤,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复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而死,他自伤失职,忧郁而死,年仅33岁。他的代表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鵩鸟赋》等。
知识
作者简介
C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原文
《论积贮疏》
C
表示承接
表示转折
代词,代“民不足而可治”这件事
曾经
有人
助词,无实义
用在主谓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
过分
风气
相当于“而”,解释为“地”
增长,滋长
浪费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原文
《论积贮疏》
C
没有人,没有谁
语气词,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名作状,像狼一样
已经
使动,使……听到
哪里,怎么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原文
《论积贮疏》
C
形容词作名词,旱灾
拿,用
形容词作名词,紧急严重的事情
代词,代“数十百万之众”
发动
发动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原文
《论积贮疏》
C
如果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招来,招集
使动用法,使……回(到)
意动用法,以……为乐,喜欢
处所,引申为生活环境
做(到)
使动用法,使……富足
使动用法,使……安定
谦辞。私自,私下

宾语前置
未之尝闻。
莫之或止。
莫之振救。
国胡以相恤?
国胡以馈之?
何为而不成?
何招而不至?
未尝闻之。
莫或止之。
莫振救之。
国以胡相恤?
国以胡馈之?
为何而不成?
招何而不至?
句式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