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贵州大学 2010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详细摘要聚众哄抢罪研究聚众哄抢罪研究聚众哄抢罪研究聚众哄抢罪研究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 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刑法刑法刑法刑法导导导导师: 师: 师: 师: 吴大华吴大华吴大华吴大华研研研研究究究究生: 生: 生: 生: 李子昭李子昭李子昭李子昭中国﹒﹒﹒﹒贵州﹒﹒﹒﹒贵阳 20 10 年 3 月目录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前言…………………………………………………………………………………… 1 一、聚众哄抢罪立法演变以及中外立法比较……………………………………… 2 (一)聚众哄抢罪立法演变………………………………………………………… 3 1 、中国关于聚众哄抢罪的立法演变……………………………………………… 3 2 、中国台湾地区相关立法………………………………………………………… 3 3 、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相关立法………………………………………………… 4 (二)中外立法比较………………………………………………………………… 5 1 、日本相关立法及中日立法比较………………………………………………… 5 2 、德国相关立法及中德立法比较………………………………………………… 7 3 、俄罗斯相关立法及中俄立法比较……………………………………………… 7 4 、意大利相关立法及中意立法比较……………………………………………… 8 二、聚众哄抢罪的犯罪构成………………………………………………………… 9 1 、聚众哄抢罪的主体………………………………………………………… 9 2 、聚众哄抢罪的主观方面………………………………………………………… 9 3 、聚众哄抢罪的客体……………………………………………………… 10 4 、聚众哄抢罪的客观方面……………………………………………………… 10 三、聚众哄抢罪的司法认定………………………………………………………… 11 (一) 关于聚众哄抢罪中“聚众”的认定………………………………………… 11 (二) 聚众犯罪的直接危害行为…………………………………………………… 12 1 、分则条文的法定性…………………………………………………………… 12 2 、行为主体的特定性…………………………………………………………… 12 3 、行为方式的公然性…………………………………………………………… 12 4 、聚众行为的松散性…………………………………………………………… 13 (三) 聚众哄抢罪中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 13 (四) 聚众哄抢罪的完成形态认定………………………………………………… 15 1 、聚众哄抢罪犯罪预备………………………………………………………… 15 2 、聚众哄抢罪犯罪未遂………………………………………………………… 15 3 、聚众哄抢罪犯罪中止………………………………………………………… 16 4 、聚众哄抢罪犯罪既遂………………………………………………………… 18 (五) 聚众哄抢罪的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 18 1 、聚众哄抢罪的罪与非罪……………………………………………………… 18 2 、聚众哄抢罪的此罪与彼罪…………………………………………………… 19 四、聚众哄抢罪的立法完善…………………………………………… 22 (一) 修改刑法总则中“主犯”的概念…………………………………………… 22 (二) 增加聚众哄抢罪中转化抢劫罪的条款……………………………………… 23 (三) 提高聚众哄抢罪的法定刑…………………………………………………… 24 结语………………………………………………………………………………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I 聚众哄抢罪研究中文摘要 1997 年刑法将聚众哄抢罪列入刑法分则中,这对于司法实践中认定聚众哄抢行为具有了较为统一的司法标准, 对于打击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对于该罪的司法认定、疑难问题在学界争议频出。本文既是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争议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列述、比较、研究, 力争将其明朗化、清晰化、统一化, 同时将国内对聚众哄抢罪的相关立法进行列述, 并对该罪名的立法原因、立法背景进行研究。在国外相关立法进行对比过程中, 将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放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