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整理与反思”及相关“练习与实践”习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体会整数与小数、小数与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提高运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回忆与整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的排列规律的能力,体会小数和分数的稠密性有限和无限的辨证统一。
教学重点:
明确有关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意义
1. 回顾整数的意义。
(1)提出要求:举例说说,什么样的数是整数?(学生可能说像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追问:-1、-2、-3……也是整数吗?
指出:-1、-2、-3……也是整数,不过,它们是负整数。
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①自然数都是整数。
②整数就是自然数。
③负数都比0小。
④负数都是整数。
(2)提出要求:你能从个位起,把整数的数位有顺序地排列出来吗?学生动手排一排。
提问:个级包括哪几个数位?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亿级呢?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 回顾分数的意义。
(1)提出要求:你能想到哪些用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吗?
学生交流后,提问:谁来说说分数的意义?你对单位“1”是怎么理解的?
(2)提问: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3. 回顾小数的意义。
(1)回想一下,什么样的数是小数?你认为小数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提问:小数有哪些性质和规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3)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先让学生填一填,再交流明确换算时的思考过程,突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在单位换算中的应用。
4. 回顾百分数的意义。
(1)提出要求:你能想到哪些用百分数表示信息的例子?
学生交流后,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百分数的意义?
(2)讨论:为什么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三、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习题
1. 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指名说说填写有关分数和小数的思考过程。
提醒学生:需要填写小数时,可以先写出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相应的小数。
讨论:与1/2相等的分数还有哪些?与3/2相等的分数呢?
-2接近2,还是接近0?-3比-2大,还是比-2小?
2. 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从教材提供的车票和商品标示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说说横线画出的哪些是数,哪些是编码;最后让学生说说对有关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会不同计算方式的价值。
,合理选择和组合信息。
,理解相关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与百分数有关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引导回忆各种数之间的关系
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提问:什么是小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