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高中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几点认识
“三维目标”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得以落实的操作基础,其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抽象而繁琐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任课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贯彻往往易顾此失彼,难以将三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面面俱到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教学设计有所侧重、重点突破方向又该如何选择?由此遭遇的尴尬成为任课教师推行课改的最大障碍。为了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构想,我校数学备课组做了以下三点要求。
一、备课重准备
备课就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课组针对教师备课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很抓落实:
1、分析教材
首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课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九是育人的渗透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3、知识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而对学****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五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设计重技术
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只关注学生的学****成绩,所有努力方向就是提升所谓的课堂“效率”,仍然追求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师“包、办、替、代”现象严重,教学重心仍沿袭传统以
“双基目标”为中心,突出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鲜明的位置,出现了新模式“传统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根本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备课组在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视教育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1、重视知识“呈现”
采用图片、故事或实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编排上设计探究问题(问题串)诱使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课后加入“研究性学****等栏目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面向学生“呈现”知识的重要形式。
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知识“呈现”形式的革新,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