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0/1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课改前对应用题的认识主要是把它当作教学中的问题来认识的,认为这样的问题有别于心理学中的问题。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本人认为,也应该将数学问题作为心理学中问题概念下属的子概念来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新课程中问题解决的内涵,从而更科学地指导新课程中有关解决问题教材内容的教学与评价。而心理学中关于问题的概念,早在1945年,格式塔心理学家唐克尔就指出:问题是指当一个有机体有个目标,但又不知道如何达到目标时,就产生了问题。这个定义至今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由此可看出问题有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基本成分,而且问题是一种相对存在。如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一道异分母分数加法题不是问题,但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一个问题;如果这位数学教师想仅使用该学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当学生暂时没有兴趣解决此问题时,它就不成其为问题了。对问题的这种认识尽管没有被大多数一线的老师所理解,但已经被国内许多专家所广泛公认。如由李光树主编的《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就指出: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这也与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对问题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有了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我们就可以顺利地理解心理学中对问题解决的解释了。当代认知心理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则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在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和想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前提下,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扫除障碍,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有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研究中,周玉仁教授认为: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在一种新的情境下,根据获得的有关知识对发现的新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寻求问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问题解决指的是学生初次遇到的新问题,这类问题并非是平时遇到的一般练习题。4、问题一旦解决,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所获得的新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便可作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已知的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途径。总之,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应该具有以上的特点,否则就成为一种练习性的作业。这样的认识,就是新课程中对问题解决的准确认识,而且这里的问题既可以是纯粹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以非数学题形式呈现的各种问题。其他许多有关小学数学教学论和课程论的专著中,各位专家也均有类似的论述,因此,就不再过多阐述了。◆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析“应用题”与“解决问题”事实上,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平时的所谓解决问题的测试中,从两个个体分别获得的91分或95分就很难比较出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一些;有些优秀的班级学生的平均分可达95分以上,且优秀率在90%以上,这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呈现常态分布的科学结论是相悖的。根据常态分布原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优劣人数也是呈两端少、中间多的状态分布的,智力优秀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6%,即使翻倍计算的话,仅考虑智力因素学生解决问题的优秀率一般只能在30%左右,出现90%以上的偏态的原因就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测试只是反映了学生对学过的类似问题练时已经学习过的类似的题目,这只能是属于加涅所说的规则的应用,而数学问题应该是数学上要求回答或解释的疑问,应该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问题类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