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大学化学2知识点归纳.ppt

格式:ppt   大小:40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化学2知识点归纳.ppt

上传人:相惜 2020/10/13 文件大小:4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化学2知识点归纳.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学反应能否发生(反应方向)能量转换(热效应)反应限度(化学平衡)∆U=Q−W过程函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体系:∆G<0,自发过程孤立体系:∆S>0,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三定律T=0K,纯物质完整晶态,混乱度最小,S=0-ΔGT,P=(W有用)最大2精选课件概念:;状态函数;内能U;热Q;;焓(变)(H,△H,△rHθ,△rHθm,△fHθm)(G,△G,△rGθ,△rGθm,△fGθm)(Sθm,△rSθm)计算:(T)=∑vBΔfHθm(B,T)-赫姆霍兹公式:ΔG(T)=ΔH(T)-TΔS(T)m()=∑vBΔfGm(B,)m()=∑vBSm(B,)5.(1)ΔfHm、ΔfGm单位是kJ·mol-1,Sm(T)的单位是J·K-1·mol-1;(2)参考态单质ΔfHm=0;ΔfGm=0;Sm(T)≠0。:pi=:(1)气相反应:Kp,Kθ(注意单位)(2)溶液反应:αB,Kc,Kθ(3)意义及书写注意事项(4)多重平衡规则:Kθ=:(1)ΔrGm(T)=-RTlnK(T)(2)ΔrGm(T)=RTlnJc/KΔrGm(T)=RTlnJp/KlnK2θK1θ=ΔrHθmRT2–T1T2×T1()(3)lnKθ(T)=-ΔrHθm/RT+ΔrSθm/:c(H+)={(HA)}1/2c(OH-)≈{(B)}1/:(1)定义;组成;缓冲原理(加酸,加碱,稀释)c(弱酸)c(弱酸盐)c(H+)≈Kac(弱碱)c(弱碱盐)c(OH-)≈Kb(2)-溶解平衡:(1)溶度积Ks及与溶解度关系 (2)溶度积规则:: (1)配合物的构成(中心离子,配位原子,配位数) (2)配合物的命名(配正,配负,2个以上配体)c(HAc)/Ka≥400c(NH3·H2O)/Kb≥400c(弱酸)c(弱酸盐)pH≈pKa-lgc(弱碱)c(弱碱盐)pH≈14-pKb+(△G<0)组成;正负极反应及配平;书写符号;电极类型;⊖及电动势E标准氢(甘汞)电极;无加和性与方程式书写无关;,正确书写及应用aO+ze-=bR(R=·K-1·mol-1;F=96,485C·mol-1;T=)第四章电化学原理及应用E(电极)=E(电极)+lg{c(R)/c}{c(O)/c}az(1)pH影响:氧化物(MnO2、PbO2)、含氧酸及其盐(KMnO4、KClO3)pH减小(酸度增大),电极电势增加,氧化能力增强。(2)生成沉淀(配离子)影响:氧化型形成沉淀,Eq↓;还原型形成沉淀,Eq↑;氧化型和还原型都形成沉淀,看二者Ks的相对大小。△-DrG=Welec,maxDrGm=-zFE或DrGmθ=-zFEθ(1)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对强弱的比较E(O/R)O氧化能力R还原能力(2)氧化还原方向的判断电动势E>0,DrGm<0,正向自发(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反应首先发生在电极电势差值较大的两个电对之间(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衡量lnKθ=zFEθ/RTlgKθ=zEθ/(5):(△G>0):(1)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区别:组成,原理,电极反应(2)分解电压,反电动势,超电势(3)极化:浓差;:E(阳)增大,E(阴),电抛光,电解加工,:(1)化学腐蚀(2)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氧浓差腐蚀(水线腐蚀)(3)了解防护方法8精选课件应用:1123z、z1、z2、z3分别为各电对中氧化型与还原型的氧化数之差EEEEABCDz1z2z3zz=z1+z2+z3EEEE=z1+z2+z3zEEEE计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9精选课件计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应用:1(BrO-/Br2)=z2z4(BrO-/Br-)-z3(Br2/Br-)=(2×-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