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萤火虫,打灯笼
我不喜欢小虫,从小如此。小虫那软软、蠕蠕的样子让人害怕。有时它们偶然飞来停在身上,我便会急急的找东西把它挑去。或用力的晃着头,甩着胳膊,踢着腿,抖着身子,扭着腰,震得小虫快快的逃去。
不过,我却喜欢蜻蜓、蝴蝶、知了和萤火虫,它们也是小虫,我把它们看成是小虫中的出类拔萃者。
蜻蜓微微震颤着如丝如网的翅翼,扑哧扑哧的“蜻蜓点水款款飞”,像一只只小飞机,咝溜咝溜的快捷和灵活。细细的身子和英姿,轻盈如丝,一片树叶一支葱尖,也能让它稳稳的在上面,来个“金鸡独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只蜻蜓立上头”,多么的轻盈耳!蜻蜓身子十分苗条,连汉代有名的赵飞燕也绝对不能比,可见,没有任何人能与之相比,是最真真正正的细腰。传说赵飞燕轻盈得能“掌上起舞”,即便是真的,也比不过在小荷的尖尖角上金鸡独立吧。
蝴蝶的翅膀有着斑斓美丽的色彩和花纹,一只更比一只娇美,一只更比一只妖娆。那美丽的翅膀一张一合、一起一落,缓缓的飞、轻轻的荡,姿色美轮美奂,形态楚楚动人。各种各样的蝴蝶,大的小的,花的彩的。它们成双成对,你追我赶、我追你赶的翩翩竞舞,给春日的天空带来了一片灿烂,带来了一派风光。
蝴蝶是自由的,难得迂上有人限制它们的自由,把它们捉入囹圄之中,或是置之于死地。所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人间没有自由,寻觅不到幸福,便宁愿变成一对蝴蝶,去广褒的天空中亲亲热热,对对双双的自由飞翔。
知了高高的栖息在树枝和树干上,一到夏日,便会快快的提高嗓门嘶呀嘶呀的大声告诉人们:“夏日来到了,!夏日来到了!”它们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不怕到了秋日里,累得成了叫不成声的寒蝉。在月夜,又用它动听的歌喉,嘶呀嘶呀的陪着不能入眠的人们,和他们一起渡过清凉宁静孤寂的夏夜。
萤火虫更是可爱,它们各自在自己小小的肚子上,装着一个小小的“灯笼”,南北东西到处飞,千盏万盏舞夜空。像城市里的小彩灯,闪闪烁烁,又似夜空的流星,来回的飞扬。
有人说萤虫的灯笼是“为自照”。我以为不然,它肚子下的光,哪能照见它们自己的路。它是在为别人送去风采,送去愉悦,送去光亮啊。
孩子们都喜欢萤火虫。萤火虫提着小小灯笼在院子里欢欣鼓舞、飞腾游荡的夜晚,孩子们也来到月光如水如银,小灯盏盏的院子里,玩耍、嬉戏,蒙蒙躲躲。想起过去很久很久的一首儿歌:
萤火虫,打灯笼,飞向西,又向东。
大街小巷树丛中,提着灯笼舞夜空。
提灯笼,舞夜空,小娃们,躲蒙蒙。
哥哥厢房正用功,明年毕业升初中。
哥毕业,升初中,小妹们,真眼红。
外婆送只大鲤鱼,妈妈奖只小鸡公。
小鸡公,快快长。小妹们,也用功。
明日也得好成绩,要妈奖只大鸡公!
孩子们在这萤火虫飞舞游荡的月夜里,多么的快乐,多么地其乐融融。
少女少男们也喜欢萤火虫。皑皑月色之夜,小姐和少妇们在百花争妍的花园里,在嬉戏萤火虫的欢声笑语中。如诗似画,诗意画情盎然:
青罗小扇扑流萤,笑语欢声一阵阵。
一声甜甜一声脆,喜煞墙外行路人。
路人趔趄不愿行,摇头晃脑笑盈盈。
回家寻爹和阿姆,明晨快快聘媒人。
我们看到了:淑女们手执小小罗扇,在院墙里来回的追逐着小小的萤火虫。清脆甜甜的欢声笑语,传出高墙外。那里路过的少年,多么的欣喜,多么的欢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