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 砂验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要求了区域智造企业PC构件生产用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储存等。本标准适适用于中民筑友区域智造企业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用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应用是必不可少。其最新版本(包含全部修改单)适适用于本文件。
JGJ 52-20XX 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GB/T 14684-20XX 建设用砂
3 类别
砂按产源分为天然砂、机制砂两类。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种规格,其细度模数μf分别为:
粗:~;中:~;细:~;特细:~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4 技术要求
砂筛应采取方孔筛。砂公称粒径、方孔筛筛孔边长应符合表1要求。除特细沙外,砂颗粒级配可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累计筛余量(质量百分率计,下同),分成三个级配区。
砂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要求,
m筛档外,能够略有超出,但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总和应小于5%。
表1 颗粒级配
砂类别
天然砂
机制砂
级配区
Ⅰ区
Ⅱ区
Ⅲ区
Ⅰ区
Ⅱ区
Ⅲ区
砂粒径
方孔筛边长
累计筛余/%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35~5
25~0
15~0
35~5
25~0
15~0
65~35
50~10
25~0
65~35
50~10
25~0
630μm
600μm
85~71
70~41
40~16
85~71
70~41
40~16
315μm
300μm
95~80
92~70
85~55
95~80
92~70
85~55
160μm
150μm
100~90
100~90
100~90
97~85
94~80
94~75
各区域智造企业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择Ⅱ区中砂。当采取Ⅰ区砂时,应提升砂率,并保持足够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和易性;当采取Ⅲ区砂时,宜合适降低砂率。当砂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级配要求时,宜采取对应技术方法,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可许可使用。
天然砂其它技术指标情况如表2所表示。
表2天然砂技术指标
类别
Ⅰ
Ⅱ
Ⅲ
含泥量(按质量计)/%
≤
≤
≤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
≤
表观密度
≥2500kg/m³
松散堆积密度
≥1400 kg/m³
空隙率
≤44%
含水率
实测,抵扣一样百分比重量
各区域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选择砂含泥量应≤%,泥块含量应≤%。对于有抗冻、%。
机制砂其它技术指标情况如表3所表示。
机制砂MB值≤,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要求,机制砂MB值>,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4要求。
表3 机制砂技术指标(MB值≤)
类别
Ⅰ
Ⅱ
Ⅲ
MB值
≤
≤
≤
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
≤
≤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
≤
表观密度
≥2500kg/m³
松散堆积密度
≥1400 kg/m³
总压碎指标
<30%
空隙率
≤44%
含水率
实测,抵扣一样百分比重量
表4 机制砂技术指标(MB值>)
类别
Ⅰ
Ⅱ
Ⅲ
石粉含量(按质量计)/%
≤
≤
≤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
≤
有害物质
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其限量应符合表5。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
表5 有害物质限量
类别
Ⅰ
Ⅱ
Ⅲ
云母(按质量计)/%
≤
≤
轻物质(按质量计)/%
≤
有机物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2质量计)%
≤
氯化物(按氯离子质量计)%
≤
≤
5 抽检项目及试验方法
按JGJ 52 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