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样稿.doc

格式:doc   大小:598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样稿.doc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0/11/24 文件大小:5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样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力 物体平衡
,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原因. 力是矢量。
(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周围,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协力作用点,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物体有恢复形变趋势而产生.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和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弹力受力物体是引发形变物体,,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公切面.
①绳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方向,且一根轻绳上张力大小四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大小:通常情况下应依据物体运动状态,.
★胡克定律:在弹性程度内,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形变量成正比,即F=,它只和弹簧本身原因相关,单位是N/m.

(1)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和物体运动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定静摩擦力方向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

②平衡法:依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定静摩擦力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依据各自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和f max 之间改变,通常应依据物体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1)确定所研究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它物体上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力错误地认为经过“力传输”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力次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和“性质力”混淆反复分析.
(3)假如有一个力方向难以确定,,想像所研究物体会发生怎样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运动状态.

(1)协力和分力:假如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效果跟多个力共同作用产生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多个力协力,而那多个力就叫做这个力分力.(2)力合成和分解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合成:求多个已知力协力,叫做力合成.
共点两个力(F 1 和F 2 )协力大小F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分解:求一个已知力分力,叫做力分解(力分解和力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一些问题研究,在很多问题中全部采取正交分解法.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多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取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Fx =0,∑Fy =0.
(4)处理平衡问题常见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同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二、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含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