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doc

上传人:2928425474 2014/6/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情感体验到情感抒发
——谈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落实
陈玲王占芳
【摘要】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语文教学中在情感目标的达成和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跨越式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大环节概括出利用信息技术深层次达成课文情感目标的一系列策略——情感的激发、情感的共鸣、情感的深化和情感升华,并辅以相应的案例来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这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网络环境情感目标
前言
情感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的一种心理过程,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类所特有。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意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相互渗透,其中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目标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摒弃以往过分强调文字的工具性、偏重学生认知目标培养、以应试为唯一目的的偏向,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文字的世界中感悟受真、善、美,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在学“文”的过程中明其“道”。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在课堂中教学的普及应用,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优化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也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以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组织了“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该研究经过近6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环境下“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模式,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其中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所花费的课时时间一般为2~3个课时,各个课时的教学偏重点略有不同,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是重点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懂读顺课文;第2部分是对课文的深入处理,升华主题。无论哪个课时,一般都包含有创设情景、课文处理、拓展阅读和打写留言这几个基本环节,本文将结合这几个基本教学环节来谈谈在落实课文相关认知目标的同时,情感目标的具体落实策略。
,激发情感
上课伊始,情景的创设一方面让学生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营造氛围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在深入课文前的特定的情绪状态,为后续阅读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使学生注意力、思想紧紧萦绕在某种特定情绪之中,从而增强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的效果。在情景创设阶段,对于情感的激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渗透。
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
音频、视频或者动画、图片由于其丰富的表现力,在情感传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段音乐、一截视频、一幅图片在瞬间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很快融入到课堂所建构的特定情景之中。例如在《夏夜多美》案例中,伴随着教师的导入语,一段优美的背景音乐悄然响起,引领着学生迅速进入课文的学习。
教师的情绪准备和导入语言设计
教师的教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教师饱满的情绪对学生本身就起到移情作用。而师生之间情绪的传达除了肢体、表情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语言。正如陶行知所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