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31 小麦叶枯病.ppt

格式:ppt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1 小麦叶枯病.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1 小麦叶枯病.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1 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病原菌达20多种。我国目前以雪霉叶枯病、根腐叶枯病、链格孢叶枯病(叶疫病)、壳针孢类叶枯病等在各产麦区危害较大,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一类重要病害,多雨年份和潮湿地区发生尤其严重。
小麦感染叶枯病后,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籽粒灌浆,造成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有些叶枯病的病原菌还可引起籽粒的黑胚病,降低小麦质量。
小麦叶枯病--症状
几种叶枯病都以危害小麦叶片为主,在叶片上产生各种类型的病斑,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死亡。
病原
1小麦雪霉叶枯病
有性(Monographella nivalis)
无性(Microdochium nivale)
2根腐叶枯病菌
有性(Cochliobolus sativus)
无性(Bipolaris sorokiniana)
3链格孢叶枯病菌
(Alternaria triticina
4壳针孢类叶枯病菌
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
颖枯壳针孢(Stagonospora nodorum)
小麦壳针孢(Septoria tritici)
小麦叶枯病--病害循环
几种叶枯病菌多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为苗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
病组织及残体所产生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寄主。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致使叶片上产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尽管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
小麦叶枯病病害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