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寻回久违的它忽然想起,高二历史课上老师推荐了一本书, 我被她的描述吸引, 回家便在网上订购。等拿在手里, 沉甸甸厚实的感觉竟让一种快乐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阅读它的期待和离它如此近的距离衍生出一种幸福。我那时想, 人真是容易满足, 什么事都能让我们心花怒放。但是现在, 我倒换了一种想法。任谁拿到一本想读的书, 喜悦之情必定溢于言表, 而我竟然觉得这是少见,嗯, 也许那些微妙的小幸福, 在我们年岁日益增大的同时,被日益坚硬冰冷的心排除在外了吧。我们对幸福的标准越来越高, 从在酷暑喝到冰水到也许金钱物质的渴求, 偶尔有一两个小确幸为我们带来些喜悦之感,我们还要感叹自我品格高尚,毕竟,不是有太多人已经把那些小确幸当作理所当然了吗? 我们不允许一丁点小确幸进入心灵, 我们追求的是看似更宏大的东西,但我们因此幸福了吗? 也许, 我们把口渴时父母递来的一杯水看作应当而非家庭温馨之幸福; 我们把山重水复之后的柳暗花明看作应得而非上天之馈赠; 我们把别人的帮助视为应该, 忘了友谊之美而奢求更多。我们抛弃了小确幸, 去追求不一定得的到的大幸福。小确幸, 久违了。所以, 你想要寻回她们了吗?白居易“郡亭枕上看潮头”必有小确幸, 苏轼“倚杖听江声”是必有小确幸,辛弃疾写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时必有小确幸,李清照“和羞走”时必有小确幸,那你的呢? 那天和妈妈聊天,我们终于把志愿的事敲定。我不免开始设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我背过“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想必介时, 看到校园中的芳菲便会欣喜;我背过“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若是从睡梦中被淅沥雨声唤醒, 我必会一笑; 我背过“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我若乘舟在江南遨游, 这便是我的小确幸。不, 何必等到那时, 你环顾四周, 也许因为在高三的时光里, 视线中有那些与你一同读书学习的人们,心里便乐开了花。看到你身边的小确幸吧,将心敲出个小口,用幸福的小事将它填好,让人生满载而归。抓在手心的幸福高三(12) 班王雨田我给你看我的掌纹——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似乎看起来不算是有大福大贵的人。于是, 我忽然有点恐慌, 似乎我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控, 而是被交给了一个叫“造化”的东西, 忐忑地等待着它的判决:是无罪释放还是无期徒刑?生命、事业、爱情,这么宏大的东西,我控制不住;而那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同样宏大的幸福, 亦不是我能左右。后来, 我听到诗人王海桑这样劝我: 你呀你就别关心灵魂了/ 那是神明的事/ 你所能做的, 是些小事情/ 诸如热爱时间, 思念母亲/ 静悄悄地做人, 像早晨一样清白。哦, 原来是小事情么?大约就是村上春树口中的“小确幸”——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吧。微小、确实, 否定了什么, 又肯定了什么。否定的是宏大, 是虚无缥缈;肯定的是细微,是实实在在。“一生中,能让你感觉自己确确实实存在着的, 就是那些微小的幸福。”我听见许许多多的人对我说着, 他们的声音凝在一起, 震人心魄。李斯在被腰斩之前, 还对儿子说着“牵黄犬”、“逐狡兔”这些是心愿, 也是奢望的话。对那些能让人尽情欢笑的简单时光, 他是极留恋的吧。李煜在《渔父词》里写: 浪花有意千重雪, 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 一竿纶, 世上如侬有几人?被自己的身份束缚得累了, 渔人的小幸福也被无限放大成自己心心念念的美好。还有孙犁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裁纸装书,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