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铁四局武广客运专线XXTJII标项目部第三项目队
临
时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二00六年二月十五日
一、 偏制依据 1
二、 工程概况 1
三、 施工便道 2
四、 施工用水 3
五、 施工用电 4
六、 试验室 7
七、 改良土和级配碎石拌和站 7
八、 制梁场 8
九、 混凝土搅拌站 9
十、钢筋加工场 9
10
十一、栈桥及水中钻孔平台
第三项目队临时工程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2、 武广客运公司下发的乌龙泉至花都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 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3)铁道部铁建设[2000] 95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 计办法》;
(5 )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至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 招标设计图纸;
(6 )公路设计规范;
二、 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三项目部管段范围为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正线DK1570+969. 58〜 DK1592+585. 22,大部位于湖南省的长沙市境内,标尾小部进入湘潭市 境内,。另有株北联络线2条,,新长沙站和 动车所一座,。、隧道8座 2. 9km,联络线及动车走行线桥梁10座。管内涵洞共有40座,路基填 方508. 4万n?,挖方572. 6万ml
本管段设混凝土搅拌站4座(DK1575+850右侧、DK1582+920右侧、 DK1586+900左侧、DK1592+600右侧)、改良土及级配碎石拌和站2 座(DK1576+900左侧、DK1592+900右侧)、钢筋加工棚8处,试验室 5座。
2、地质、地貌情况
管内位处湘南中高丘陵区,为盆地地貌,以剥蚀丘陵为主,地势 波状起伏,一般海拔标高60 ~ 100m左右。管内水塘星罗棋布、稻田密 集,地下水位较高,部分地下水有侵蚀性。
地层岩性:沿线丘陵区及低山区表层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土组成, 成分主要由粘土、粉质粘土组成,局澤碎石含量较高时相变为碎石、 砾石类土。第四系残坡积厚度一般小于3ni,多呈硬塑状态。局部傍山 地段厚度较大,易形成堆积体。
地质构造:构造形迹多隐伏,对工程影响不大。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岩溶、软土及松软土,网纹状红黏土。
水文地质:本段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 水、红层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四大类。
三、施工便道
由107国道-县区道路-引入便道-施工便道组成施工道路系 统。以107国道为施工运输的主要通道,经地方县区公路形成横向勾 通至各工点的联络通道,根据既有道路情况,改扩建和新修部分施工 便道。
先期开工的孔桩、大型临时设施施工拟用既有107国道、沿线公 路网和拓宽乡村便道进行,局部地段新修便道。
挖方地段在红线范围内先行贯通简易便道,填方地段在路基外侧 贯通施工便道,隧道地段沿等高线开挖简易便道,纵向便道在2006 年4月以前全线贯通,以便车辆通行。
便道按四级公路设计,最小曲线半径为12m,便道按单车道设计, 路面宽4. 5m,每200ni设一会车平台,平台处便道力口宽1. 5m,平台长
15m,前后顺接长度5ni,便道最大纵坡为6%,行车速度15km/ho
施工便道横断面图见附图01。
四、 施工用水
线路所经地区河网密集,湖泊众多,水系发达。部分地下水有侵 蚀性。施工时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就近引取经检验合格的河(塘)水 或打井取水作为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及进入城区范围内施工用水采用 接驳当地自来水管网。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可根据情况采用自来水、 溪水、河水或井水。
在桥梁施工区域每隔三个桥墩钻一座井,井深10米,, 以便钻孔桩施工用水,共需钻井61座。
五、 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10kV、35kV等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 分布,大部分工点施工用电采用临时驳接可就近引入。根据我部各部 位拟投入的机械设备,结合现场情况,我部设变电站28处,具体部位 及规格详见下表。
变电站设置一览表
序号
位置
里程
功率
供应范围
1
杨塘特大桥中部
DK1575+000
315KVA
杨塘特大桥及动车走行线大桥
2
细冲子隧道口
DK1575+600
630KVA
DK1575+570框架涵、细冲子隧道
3
石竹坡中桥
DK1576+700
315KVA
石竹坡中桥、彭家塘大桥、石竹坡 隧道
4
新塘坡隧道进口
DK1577+800
315KVA
新塘坡隧道
5
新兴特大桥
DK1578+570
315KVA
新兴特大桥
6
王公祠中桥与隧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