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春社与祭祀》.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春社与祭祀》.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春社与祭祀》.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春社与祭祀》一、春社概述春社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商、西周时期, 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 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在元朝以前, 在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唐宋时期, 春社与上巳节、中元节成为当时的诗词中最常见的节日****俗,更是盛过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在唐朝,春社与上巳节、佛诞节等同为公共假日。“上戊之辰,时俗所重,不可废也。”唐朝时期,由于先前乡长和乡正(约现乡镇一级官员)消失,里正直接向县府负责, 权力得到强化, 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 而春社的基本单位正是以由“里”组成的村落构成。村社制是社日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是除自然崇拜之外支撑春社走向兴盛的另一个要素, 使社日活动具备了其他节日难以具备的组织性特征。而另一方面, 从唐朝一开国, 官府就十分重视社祭, 下诏令民间普遍立社, 为社日的兴盛提供了官府和法律的支持。唐朝的私社不再只是单纯得以祭社为主题的组织, 其构建过程大多是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或共同志趣而自愿结合起来, 血缘、地缘等关系也不再重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从事佛教活动的社, 主要从事修寺、斋会、写经、刻经等与佛教有关的活动, 另一种则主要从事经济和生活上的互助,如营办葬礼、困难周济、疾病慰问等。春社在唐宋时期就有官社与民社之分。而民社象征的却是唐宋社会富庶太平的重要标志。但推动春社的却是官社。如春社时: 皇帝祭祀太社过程为: 斋戒、陈设、鸾驾出宫、奠玉帛、进熟、銮驾还宫六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着极其繁琐庄重的仪式。活动从春社前七日就开始准备,皇帝着衮冕,斋官要实行“散斋”,即“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煞文书,不行刑罚,不经秽恶”。前三日,更要实行“致斋”,只能从事与社祭相关事宜,其余悉断。春社期间诸次、宫悬设置、诸官之位、酒樽之位等方面都有着极为严格、繁琐的规定。在民间, 春社极为热闹。有社鼓、社酒等必须品, 还有社祭时用酒浇祭品, 然后焚香拜土地神木牌, 期间还有女巫翩翩起舞。春社时, 将猪羊肉、腰子、奶房、鸭饼、瓜姜等调和, 铺在饭上, 称其为《社饭》,以用来请客。春社当天妇女要回娘家,外公姨舅等要送给她们新葫芦和枣, 晚上方能回来。私塾的先生们会让学生们凑钱雇倩祗应、白席、歌者等来举办“社会”,结束后学生们各带着花篮、果实、食物、社糕等回家。春社在文体方面的活动有相扑、蹴鞠、射弩、使棒、杂剧、影戏、唱赚、清乐、花绣、小说等诸多活动。并由此形成了《社肉》、《社酒》、《社饭》等祭祀物品。春社在唐宋时期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如:“先醉后醒惊老惫”、“社日淋漓酒满衣”、“扶得吾翁烂醉归”、“饮福父老醉,嵬峨相扶持”、“醉归怀余肉”、“闻知社日停针线, 采新燕, 宝钗落枕梦春远, 帘影参差满院”、“疑怪昨宵***好, 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社下烧钱鼓似雷, 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等诗句。春社到了明朝, 许多地方官员和乡绅对里社祭祀进行了改革和整顿。春社前, 斋戒一日,扫除社坛,祭品挖坑埋在社坛西北方向,提前一日将厨房用具洗涤干净,晚上则开始宰牲。春社当天天未亮时, 由执事开始烹牲,随后燃香明烛,参加社祭的人在神位前各服常服, 洗手后按地位大小立定, 除会首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