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PCR基因扩增仪.pptx

格式:pptx   大小:1,74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CR基因扩增仪.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2/27 文件大小:1.7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CR基因扩增仪.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内容提要
1.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PCR技术的原理及发展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2. PCR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定性PCR扩增仪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
3. PCR扩增仪的性能指标、操作规程
PCR扩增仪的性能指标
PCR扩增仪的操作规程
4. PCR扩增仪的应用
第一节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一、PCR技术的发展
Khorana (1971)等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经DNA变性,与合适的引物杂交,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合成tRNA基因。”
1985年,Kary Mullis在Cetus公司工作期间,发明了PCR。Mullis要合成DNA引物来进行测序工作,却常为没有足够多的模板DNA而烦恼。
1983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他开车去乡下别墅的路上,猛然闪现出“多聚酶链式反应”的想法。
1985年10月25日申请了PCR的专利,1987年7月28日批准(专利号4,683,202 ),Mullis是第一发明人;
1985年12月20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PCR的学术论文,Mullis是共同作者;
1986年5月,Mullis在冷泉港实验室做专题报告,全世界从此开始学****PCR的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
第一节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二、PCR技术的原理
体外核酸扩增,加热使双链DNA解开螺旋,在退火温度条件下引物同模板DNA杂交,在Taq DNA聚合酶,dNTPs(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Mg2+和合适pH缓冲液存在条件下延伸引物,重复 “变性→退火→引物延伸”过程至25-40个循环,呈指数级扩大待测样本中的核酸拷贝数。
简单的说,PCR仪就是利用DNA聚合酶对特定基因做体外或试管内的大量合成,基本上它是利用DNA聚合酶进行专一性的连锁复制。目前常用的技术,可以将一段基因复制为原来的一百亿至一千亿倍。
第一节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DNA模板与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第一节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关键
DNA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失活,因此,每次循环都得加入新的DNA聚合酶,不仅操作烦琐,而且价格昂贵,制约了PCR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从PCR反应基本原理可以看出,PCR基因扩增仪工作关键是温度控制。
第一节 PCR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特异性的荧光染料或探针
荧光信号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体系中模板的增加
通过检测荧光信号,从而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过程
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第二节 PCR扩增仪的分类与结构
金属板式实时定量PCR仪
可作为普通PCR仪使用
可带梯度功能
可容纳的样本量大,无需特殊耗材
温度均一性欠佳,有边缘效应,标准曲线的反应条件难以做到与样品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