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杨树林套种毛豆栽培技术 毛豆栽培技术
摘要就杨树林套种毛豆的栽培技术进行论述,对退耕还林推广套种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杨树林;毛豆;套种;栽培技术 多年来,退耕还林面积逐步增大,为了充足合理利用杨树林封行前的光热,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杨树林套种毛豆栽培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以下。
1杨树定植模式和毛豆套种规格
杨树定植模式
杨树栽植行距4m,株距3m,栽植密度840株/hm2。
毛豆套种规格
4月初至5月初播种毛豆后盖地膜,在适宜的播种期内也可合适早播,8月中旬开始采收嫩豆荚。套种时,每行杨树两边各留出120cm的管理带,剩下的160cm空地为毛豆种植带。毛豆种植带分4行种植,大行距50cm,小行距30cm,用种量为60~75kg/hm2。春播秋收产鲜嫩毛豆荚12t/hm2以上,经济收入万元/hm2左右。
2间套毛豆的关键技术
豆类品种选择标准
在杨树林地里,套种早熟毛豆和中晚熟毛豆,以收鲜荚为主;套种商品豆,以收干籽为主。
早熟品种选择。可选取品种有台湾292、辽鲜等,露地应在4月上旬播种,7月收获。其中台湾292喜温怕凉,忌旱怕涝,春播全生育期125d左右,株高60~65cm,2~3个分枝,单株结荚重50~75 g,豆荚宽大,2~3粒荚百分比高,荚色绿,籽粒饱满,口感糯软,品质优良。经过2~3a种植,平均产鲜嫩荚9t/hm2左右,高产地块达成12t/hm2以上。
中晚熟品种选择。可选取品种有皖豆15、新六青、里外青等,5月中旬至6月下旬播种,9~10月收获。用种量60~90kg/hm2,产鲜荚9t/hm2。
商品豆。选取巨丰一号,产商品黄豆~6t/hm2。
合理栽种。早熟毛豆采取30cm×30cm的株行距,每穴留3~4株;中、晚熟毛豆采取50cm×50cm的株行距,每穴留2~3株。通常施进口复合肥600kg/hm2作基肥,在初花期视植株长势追施氮肥1~2次,每次用尿素45~60kg/hm2。毛豆苗期怕涝,关键以控为主;分枝期干旱不利花芽分化,以促为主,但水分不宜过大,灌后田间不宜积水。商品豆采取株行距为50cm×50cm,用种量30~/hm2,每穴保留2株,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10月份收获。施农家肥30 t/hm2、复合肥600kg/hm2作基肥,深耕细耙,待苗高20cm左右时,追施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其它按常规管理。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整地要做到深耕、平整、疏松、细碎、湿润。同时每公顷施农家肥30t、过磷酸钙450kg、尿素150kg做基肥。均匀施肥后,耕地深度20~25cm,整平耙细。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可有效提升毛豆的根瘤菌数量,显著提升植株根系的固氮能力。适时足墒,采取机械播种2行,播种深度2~3cm。播后撒施毒饵15~30kg/hm2防治地下害虫,覆盖80~90cm宽的地膜。宽行窄株,立即播种。栽培规格为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留2株,4月中下旬播种。
管理技术
立即破膜放苗,放苗后为防野兔啃吃青苗,在行内或四面放铁夹子捕杀野兔。单株苗距8~10cm,双株苗距15cm,三叶期定苗,留苗~15万株/hm2。合理追肥,三至四叶期结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