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69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21/3/12 文件大小:6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52分)
1. (4分) 大西洋面积不断加大,是由于地壳的( )
A . 垂直运动    
B . 水平运动    
C . 上升运动    
D . 下降运动    
2. (2分) (2018高二下·临川期末) 下图是某岩层顶部埋藏深度(与地表之间的垂直距离)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岩层容易遭受侵蚀的时期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该地区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喷发的时间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3. (4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末) 2017年11月25日下午5时30分,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灰黑色火山灰,火山灰不断随风往东南方向帆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巴厘岛火山喷发主要由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形成( )
①内力作用②外力作用③岩浆活动④沉积作用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 巴厘岛阿贡火山的火山灰往东南方向飘动的原因可能是( )
A .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 受东北信风季节性移动影响    
C . 受盛行西风影响    
D . 受东南信风季节性移动影响    
(3) 此次火山喷发可能给全球带来“降温”的合理解释是( )
A . 火山灰使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    
B . 火山喷发时带有冰晶物质    
C . 火山灰使大气的削弱作用增强    
D . 火山喷发时产生沙尘暴引起降温    
4. (4分) (2020高三下·黑龙江开学考)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该地寒冷期( )
A . 最低气温高于-16℃    
B . 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C . 膜内温度日变化大于气温日变化    
D . 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 该地寒冷期,图示平均温度最高值②曲线高于①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受双层覆膜影响    
B . 受气温日变化规律影响    
C . 受降雪丰枯影响    
D . 受所在区域位置影响    
5. (4分) (2018高三上·和平期末)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对流层厚度随时问变化.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项各月多年平均的气压值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幅度摄大的时段是( )
A . 1-2月    
B . 4-5月    
C . 7-8月    
D . 11-12月    
(2) 青藏高原夏季对流层顶气压最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 )
A . 植被茂盛,吸收大气中CO2最多    
B . 雨季来临,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    
C . 风力减弱,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小    
D . 地表增温,大气对流运动最强烈    
6. (2分) (2013高一上·临沂月考) 如图为某水循环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数字①﹣④所表示的内容分别是( )
A . ①降水 ②水汽输送 ③海洋 ④蒸发    
B . ①海洋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蒸发    
C . ①降水 ②海洋     ③蒸发 ④水汽输送    
D . ①降水 ②蒸发     ③海洋 ④水汽输送    
7. (4分) (2020高一下·揭阳期末)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完成下列小题。
(1) 与城市路面相比,自然路面( )
A . 下渗明显增多    
B . 地表径流加大    
C . .地面蒸发减少    
D . 地下径流减少    
(2) 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采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