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0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

上传人:luciferios02 2021/4/15 文件大小:2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住宅含钢量指标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普通购房者根本不了解房屋结构是否安全,钢筋指标是多少,桩有深。他们只关注户型合理不合理,得房率高不高,环境好不好,外观是否好看,,钢筋才是房子的主心骨,如一人的骨骼构架,一个人是否强壮,甚至命好不好,全在骨相。然而购房者却大都不关注结构内钢筋指标,其实这个指标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安全、建筑的寿命和房子的质量。而钢筋是隐蔽工程,肉眼看不见,开发商也不会把钢筋技术指数写在合同内,购房者也并不向其索要,当然,即使索要,也不一定能给你,特别是当它的含钢量极低,拿不出手时就不会告诉你,最多含糊其辞敷衍搪塞或王顾左右而言它或忽悠和欺骗你。这绝非杜撰,我在购房时遇到过,不过,我还能到施工现场看一下,大致能判断它的钢筋指标是否合理,是否偏低。偏低者即使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一票否决,毕竟,没有比结构安全更重要的了,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了。日本9级大地震,建筑物只是在摇晃但绝不会倒塌,如果中国经历这样的强震,可以说除了政府大楼外可能无一幸免瞬间倒塌,这种场景是不敢去想的。人们购买电脑的依据是什么?除了品牌价格外还不是主要看它的配置?配置才是决定电脑的性能和寿命,同样,购房时也应该了解建筑的钢筋等技术参数。
    住宅含钢量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这绝非故作惊人之语或夸大其辞。同样的结构,同样的户型,同样的高度,同样的地质条件,不同的开发商开发的房子其含钢量相差高达一倍,甚至更多。相比而言,北京上海建筑含钢量高些,其他地区则低些;高端住宅的含钢量高些,而动迁房、保障房的含钢量相对低些;90年代建造的房屋含钢量相对高些,近几年的含钢量相对低些.
    我逐一分析之。
    北京上海属于一类重要城市,具有战略意义,标准当然要高些,而其他城市的标准则低,两者含钢量相差有一倍之多。有个极端的真实例子,重庆有一高层住宅(30层),含钢量却只有37公斤/平米。在上海,砖混住宅结构的含钢量也要超过37公斤/平米,我真不敢想象它是如何设计的,如何“优化的”?难道用的全是直径6与8的钢筋吗?这种房子谁敢住啊?
    高端住宅不在乎多出几十公斤钢筋,在总造价中每平米可能高出一二百元,但相对于高溢价房价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结构上出现任何毛病却是难以容忍的,因为它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和无穷的麻烦,所以宁可保险系数大些。而动迁房、保障房本来是给穷人住的,在中国,人的生命从来就没得到过真正的尊重,特别是穷人,人穷命贱,似乎中国人的命不值钱。并且受预算限制,所以只好限额设计,如高端小高层含钢量可能100公斤,而同样结构的保障房含钢量则可能只有它的一半。上海世博会的动迁房(小高层)含钢量控制在60公斤左右。而别墅的含钢量可能要超过100公斤/平米。
    为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含钢量反而不如以前了?当然,从2003年新规范实施以来,大量采用高强度三级钢有关,三级钢的设计强度高出二级钢很多。其实,我对三级钢的信任度极低,倒不是三级钢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施工人员经常把三级钢与二级钢混淆,因为外观,两者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肉眼也难以区分,用错是经常性现象。而三级钢比二级钢要贵200多元一吨,一些不良承包商经常是以三级钢冒充二级钢,所以,反而不如设计成二级钢更保险些。新规范在其他方面标准所提高,大概要高出约15%,为什么含钢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