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杭州宣言
将文化置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核心
2013 年 5 月 17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市通过
/zh/culture/themes/culture-and-development/hangzhou-congress/
CLT-2013/WS/14
1
我们——出席“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杭州,2013 年 5 月 15-17 日)的代表—
—感谢并赞赏中国政府与杭州市的盛情款待和睿智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对文化在国际可持续
发展议程中应占地位进行思考的论坛。我们尤为赞赏杭州市在保护文化遗产、以充满活力的文化促进
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
我们认识到,过去十年里,国际社会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以及其他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已
在各个层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我们认为,面对人口增长、城市化、环境恶化、灾害频仍、气候变化、不平等加剧、贫困问题持
续存在等等日益严峻的挑战,我们亟需寻找新的途径,以期反映人类进步这一更为广阔的图景,突出
各民族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强调平等、尊严、福祉和可持续性。
这些新的途径应充分认识到:文化作为一个价值体系、一种资源、一个框架,可以为实现真正可
持续的发展发挥作用;前人的经验教训必须吸取;文化是全球性和地方性共有资源的组成部分,也是
创新与更新的源泉。
在这一点上,我们忆及近年通过的、强调文化对于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意义的极为重要的政策文
件,其中包括联合国大会第 65/1 号决议(《履行诺言:团结一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2010)、关
于“文化与发展”的第 65/166 号决议(2011)和第 66/208 号决议(2012),以及在国际、地区和国
家层面通过的相关宣言、声明和规范性文件。
我们特别忆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里约热内卢,2012
年 6 月)突出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强调需要一种更为全面和综合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我们重申:文化是意义和能量的来源、创新和革新的源泉、应对挑战及探寻适当解决方案的资
源,因此应当将文化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推动因素。当发展计划及和平建设倡议中纳入以人为本、
因地制宜的观点时,文化在促进和推动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非凡力量,便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还重申:文化作为知识资本和活动领域,可以对包容性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谐、环境可持
续性、和平与安全做出特殊的贡献,因而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一点已经为众多
的研究所证实,也已为无数的具体行动所证明。
我们认识到,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单一发展模式,文化视角不同,发展道路也会相异。同时,我
们崇尚一种开放、发展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牢牢植根于对权利的注重和对多样性的尊重,文化资源
的自由获取使个体得以“自主选择人生”,从而在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同时,使个人获得更
多的机遇,使人类自身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认为,在上述重要原则声明及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设立清晰的目的、目标和指标,
将文化全面纳入全球、地区、国家和地方层面商定的发展战略、计划和实践当中的时机已经成熟。这
些战略、计划和实践有待 2015 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加以具体规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