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太阴阳明何升何降?.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太阴阳明何升何降?.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5/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阴阳明何升何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太阴阳明何升何降?
下面是匿名者在春秋擂的博文《肺秋是太阴还是少阴?——质破中医修正《六节医话(十)》》下的加评及春秋擂的回复
新浪网友
在不同章节中对于肺称呼太阴或者少阴是在不同的角度来谈的,历代医家所说的阳明主降是指传化物而不藏的胃的功能,《六节藏象论》里前面前后所谈天地六九历法地气与后面的脏象并无直接关联,其生五气三里的三也是来源于历法三统历如天六地五一样的没有道理,内经的编排并没有深刻到一千几百年都没人看的出来,只有修正先生他解密出来了
很多的认识确实深刻,其所谈或可自成一家,有开一派之气象,但有些解释难免有些牵强附会,至于发现仲景传承断绝之六节,实是妄测圣心
3月30日 21:25

回匿名者:
“在不同章节中对于肺称呼太阴或者少阴是在不同的角度来谈的”

——非也!这句空洞的简单重复的话,丝毫没能反驳得了春秋擂前面所给出的如下明确的质证:【“肺为太阴又为少阴”不是像尔等(包括中医修正)所认为的是同一阶段的“不同角度”的称谓的问题,而是一升、一降的“两个方面”。而且,春秋擂认为那经典里常常在同一章节将对“两个方面”的称谓“混淆、代用和通假。”了!】。而且,这句空洞的简单重复的话,更没能反驳得了春秋擂给出的下列明确的证明:【“上下而论,上为阳,下为阴。心肺在上,肾肝在下。故心为阳中阳,肺为阳中阴。《九要论》云:‘盖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降而为阴;阴气上行而为阳,阴气下行而为阴。此阴阳之分也。’”就是说:肝木本为阴,因其为阴中之升而称为少阳;肺金本为阳,因其为阳中之降而又称为少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手心小指一侧为少阴,拇指一侧为太阴。肺之所谓太阴者与此为应,虽循乎上者属肺,但不过是落前之起也。从动作松紧呼吸导引上来讲,吸为紧,呼为松,吸为阴经上行,呼为阳经下降。”即同地气左升天气右降。故:太阴肺者本为地气之左升,不过行于上属肺而已。】春秋擂的证明是天经地义的,如理实证的。只有尔等这些只读书本,没有实证,且又有意蒙蔽良知的人才看不出来。中医修正当初将春秋擂给出的证明加密了,就是在蒙蔽良知,害怕面对这一强有力的如理实证。他不甘愿承认其被表面名相所迷惑,而让他的认识走入了歧途。

“历代医家所说的阳明主降是指传化物而不藏的胃的功能”

这又是一句空洞的唬人的举证!这种专制政客般强行代理投票式的空洞的举证,根本就不能表明,历代医家所说的“阳明主降”都单单指的只是“传化物而不藏的胃的功能”

《黄帝内经》以为: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即阴升阳降。这是大自然后天背景一气运行的唯一形式,是人体脏腑六经循行的唯一基础,两者是同一的,天人是合一的。阳明主降者,即此天气之降也,这是阳明主降的根本!传化物之降不过是顺应了这一阳明之气下降的作用而已。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不可割裂。而中医修正却把它们割裂了。一方面,天气下降这一阳明真金之气,乃能降生天阳之水;另一方面,正是天气下降这一阳明真金之气才是向下通调水道作用的背景基础。

在《上古天真论》中,古医家向来是把真人导引奉为第一位的。佛曰:“常法右出”(右出指的是右降)当然你们可以认为这和大自然丝毫没有关系,但佛陀的法身相就从那摆着,如果从导引上体认,那右手之手印从来就是阳明之降。当然你不能单另的去追求它。魏伯阳说“阴上行,阳下奔。”春秋擂要告诉中医修正的是:历代真人之导引都是“阳明主降”的!这真人导引之“阳明主降”可不是孤立的“传化物而不藏的胃的功能”,而是与《金匮真言》由七到九的天气之降相同一的。

人是站立着的,就如一棵树,不要因为枝梢的下垂,就判定由干至梢的过程是下降,同样,也不能判定由梢至干的过程是上升,那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同理,太阴肺由胸走手也不是降!手阳明大肠由手走胸也不是升!当初,中医修正根本不敢面对春秋擂这样简明的强有力的质证,而将形意五行道艺导引强判为岐黄之外戚,借以逃避了质证。如此白马非马意欲何为?只能是想通过吊诡来埋没真理实相,因为他那假马是不敢和真马进行比较的。醒醒吧!别再自欺欺人了!

中医修正在他的《六节医话(十六) 脾乃阳明之奴》中发问:“请问,中焦蒸腐运化的结果是否产生了阳明之气?”

他的意思大概是这种蒸腐运化导致了阳明之气的上升,不!从正气归经上来讲,这种蒸腐运化只能导致的是太阴肺的上升!《黄帝内经*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黄帝内经*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黄帝内经*营卫生会第十八》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黄帝内经*玉机真脏论第十九》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