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心理学 : 是研究体 育运动情境中认知、 情感和行为的科
学。 2. 目标定向: 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
就目标取向。
目标设置 : 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 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
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 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 策略和时间安
排。
运动兴趣 : 是人们积极地认识、 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获得
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动机: 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 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
内部心理动因。
体育态度 :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
意向的综合表现。
归因 : 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应激 :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 : 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 腺
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 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
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填、判、名解)
心境状态: 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 是具有感染力的微
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
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态度: 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
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专门化心理技能: 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 心理
技能训练 ( PST) : 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 对大脑所进
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表象: 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
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表象训练: 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
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
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技能迁移 :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
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体育课堂心理气氛: 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18 动作技能: 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 自动化的、 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协变性原则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
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
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 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 这种现象就被称作
协变性原则。
自我效能 :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
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
成就动机 :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
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 向。
习得性无助感 :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