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doc

上传人:379266576 2021/5/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胡丹梅,何平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
摘要:如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热力透平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提出了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热力透平;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一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传统专业,热力透平类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群。热力透平课程群包括《汽轮机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汽轮机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热力设备及运行》等课程,主要涉及发电厂中热力透平设备的设计、运行、控制等方面内容。该课程群理论性强,同时又与电力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加强该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旨在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建立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现场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此,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对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紧跟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十二五”电力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提高和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适应电力行业这种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热力透平课程群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能源高效、合理转换与利用的先进技术为主线,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例如,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了汽轮机新型刷式汽封技术、超临界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技术等相关内容。(2)“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与装备差距的新一代技术。预计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是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的主要机组形式。为此,课程组自编了教材“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并在热能动力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大纲增加了相关教学内容。(3)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和煤气化联合循环行业发展的规划,编写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教材《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该教材使用效果良好,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
二、面向生产一线,建立多层次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2021年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热力透平课程群构建了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