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企业家权力制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doc16.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家权力制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doc16.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家权力制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doc16.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家权力制衡机制与企业治理模式
前言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运作的基础是强制(杨瑞龙,2002年)。在企业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中,治理结构作为“一组契约的连接点”,涉及到企业交易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因此,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如何使各种投入要素的利益相关者赖以合作的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通过权力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使各利益相关者收益。
企业家是企业的领袖,在企业的权力机制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企业权力分配机制中,企业家的权力空间将直接影响企业家才能的发挥及其行为的校正。因此,企业家的权力配置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控制权分配的制度安排。
一、企业家权力配置前瞻性理论界定和相关说明
在既往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学家们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企业家控制权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制衡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企业家权力配置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企业家权力使用空间的拓展与企业家行为及企业利益一致性的校正问题。分析企业家权力配置至少应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有关权力的界定问题。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划分;三是与权力配置相配套的约束问题。强调权力的界定意味着企业家在不同的企业制度下,应享有的权力与企业效率的关系;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划分,意味着如何明确主体利益及相关利益的责任问题;强调权力约束意味如何克服企业家权力滥用,治理企业家腐败问题。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问题,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然而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至今尚未有标准、通用的定义。自1963年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首次定义“利益相关者”算起,迄今经济学家已提出了近三十种定义。米切尔(Mitchell,Agle and Wood ,1997)归纳了其中27种,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等。
第二类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这一类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
第三类认为只有在企业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我赞同杨瑞龙教授提出的,把第一类定义归结为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专用性资产时,才能化为真实的(这里用“现实的”也许更准确)利益相关者。①经济学所要分析的是现实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
我们认为现实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在企业生产和交易行为产生的过程中,直接影响企业效率的相关团体和个人,这种相关的团体和个人与企业有着各种契约关系,并通过契约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据此,我们可以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如下分类:
其一,与企业产权相关。如:股东,债权人以及为企业资产运作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券商、投资银行家等。
其二,与企业生产相关。如职工、经理人员及相应的部门管理人员。
其三,与企业经营相关。如:销售商,市场中介机构。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往往存在一种契约关系,企业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与这些利益相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企业家而言,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与利益相关构成契约,因此他们必须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去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利益分配上关系。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企业家是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中心点。
(二)企业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就是指这样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从经济学分析,治理结构一般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企业的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外部治理实质上是市场对企业的治理。它提供企业绩效的信息,评价企业行为和经营者行为的优劣,并通过自发的优胜劣汰机制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行为。它是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与公司的契约、控制权市场以及经理市场对企业外部控制和影响。比如企业兼并、收购、接管等市场机制对企业家控制权的作用。
第二层次,企业的内部治理。内部治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其内容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
企业治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理论上讲,有效的或理想的治理结构应着重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效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关系,尤其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配置,能切实保证企业家有足够的控制权使用空间

最近更新

超导电缆带材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47页

超材料智能设计系统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41页

二零二五年度能源管理公司劳动合同定制与能源.. 3页

特种车辆安全运输服务合同 3页

特色文化土地流转合同 3页

备品备件智能仓储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48页

环保产业园PPP项目合作协议书 3页

一层柱钢筋绑扎施工方案 8页

车队承包合同终止签订 15页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 9页

车间承包协议范本 15页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 11页

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学校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4页

辽宁省鞍山市冶金职业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 9页

销售部门季度总结报告(精选3篇) 6页

辽宁省鞍山市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1年高二生物.. 9页

通用辞职报告(精选5篇) 5页

二零二五年度花卉产业链金融服务合同 3页

计算机社团招新策划(2篇) 5页

AI 旅游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42页

电气工程设计服务合同 3页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4页

简短抗击疫情句子(精选165句)(精选7篇) 12页

二零二五年度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合同 3页

疫情期间消毒工作总结(通用17篇) 32页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腾鳌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数学.. 6页

汽车出租合同(精选8篇) 29页

植树节活动方案(通用14篇) 26页

机动车抵押借款合同(通用3篇) 9页

最新平安建设会议记录(通用2篇)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