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72 年中美关系“解冻”初探【内容摘要】 20世纪 60 年代后期,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这种国际关系的巨大变革,为中国摆脱当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契机。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开始了中国外交的又一次战略调整,进而打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当时潮流所趋,更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中美关系的改善,经历了从战略对抗到战略对话的历史转变,其历程是艰辛而曲折的,本文针对 1972 年中美关系的成功解冻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关键词】中美关系中苏关系解冻一、 20世纪 60 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本段内容叙述了 20世纪 60年代后期中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作分析、阐述,中美双方面临严峻国际形式,都有改善双方关系的想法和打算。二、中美改善两国关系的要求本部分内容从中美双方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以分析,从中方而言,面临着来自美苏方面的重重外交压力,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难以为继;而美国在争霸中也处于守势,加之经济衰退,面临的国际形式也相当严峻,急需改善日渐严峻的外交环境。从中美所面临的形势而言,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利益要求并积极为这一想法作努力探索。三、中美为改善两国关系所做的努力本部分内容从中美为改善两国关系,缓减日渐严峻的外交形势,双方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积极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方面作手,对中美为改善两国关系所做的努力作了详细的阐述。四、尼克松访华公告的发表和中美关系的“解冻”本部分内容阐述了尼克松访华公告的发表和中美关系的“解冻”的艰辛历程,进一步说明了在当是的历史条件下,改善中美关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简要对尼克松的访华作了说明。五、总结本文纵观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当时潮流所趋,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中美关系的改善,经历了从战略对抗到战略对话的历史转变,其历程是艰辛而曲折的。六、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吴本祥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中国通史》白寿彝《中国近现代史刚要》 1972 年中美关系“解冻”初探【内容摘要】 20世纪 60 年代后期,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这种国际关系的巨大变革,为中国摆脱当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契机。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开始了中国外交的又一次战略调整,进而打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使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当时潮流所趋,更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中美关系的改善,经历了从战略对抗到战略对话的历史转变,其历程是艰辛而曲折的,本文针对 1972 年中美关系的成功解冻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关键词】中美关系中苏关系解冻一、 20世纪 60 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 20世纪 60年代后期,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逐渐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于深陷越战泥潭,实力受损,在与苏联争霸的斗争中开始处于守势;而苏联则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奉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并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 从而对中国构成了更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西欧经济地位日益上升,第三世界逐渐兴起,中国的潜力开始为国际社会所瞩目。这种国际关系的巨大变革,使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进一步认识到,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当时,改善中美关系显得日益重要、紧迫起来。中美改善的关系,不仅可以缓解两国当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改善日渐严峻的外部环境, 更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要求,为此,中美两国领导人开始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开始了外交的又一次战略调整,进而为打开中美关系的新局面,使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美关系也开始了从战略对抗到战略对话的历史转变。二、中美改善两国关系的要求新中外交政策。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