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新质量体系标准宣贯
《质量成本管理》
一、目的与范围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成本统计内容、统计方法和成本分析及报告等事项的管理要求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
第1页/共42页
二、名词术语
内部质量损失成本
产品在出厂前由于发生质量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以下各项:
废品损失费:指产品无法修复的缺陷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而报废造成的费用,以及外购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购、仓储、筛选等过程中因质量问题不能使用所造成的损失费(注:不包括供方责任废品损失)。
质量成本管理
第2页/共42页
返工(修)费:为修复不合格品并使之达到规定的或适用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
降级损失费:由于产品质量达不到规定的质量等级而降低等级所损失的费用。
停工损失:由于质量原因引起停工所造成的损失费用。
质量事故处理费:是指对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故障进行分析处理而发生的费用。如没有按规定的要求采购,导致采购的材料报废;抽样不合格而进行的重新筛选费。
质量成本管理
第3页/共42页
事故的分类:小事故(二千元以下)、一般事故(二千元至一万元)、大事故(一万元至五万元)、重大事故(五万元以上)。
质量成本管理
第4页/共42页
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产品在用户使用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导致索赔、修理和更换而产生的一切费用和损失的总和。包括以下各项:
索赔费:因产品质量未满足标准要求,用户提出申诉进行的赔偿、处理所支付的费用。
质量成本管理
第5页/共42页
质量成本管理
退货损失费:由于产品质量未满足标准要求而造成用户退货、换货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因办事处、销售公司及特约经销处产品积压导致的退货不在此列)。
折价损失费:由于产品质量低于标准,折价销售所损失费用。
保修费:指在保修期间或根据合同规定为顾客提供修理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和保修服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福利基金。
第6页/共42页
鉴定成本
为掌握产品符合性质量的情况,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以下各项:
试验检测费用:对外购件、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及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按质量要求进行试验、检验所支付的费用。
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用:质量检验部门为开展日常检验包括新产品检验和老产品改进检验工作所支付的办公费用。
质量成本管理
第7页/共42页
试验、检测设备维护费用:使工量具和检测设备经常保持校准状态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维修、校准、修理、更换及设备折旧等。
产品质量认证费:指参加国内和国际各种质量认证所花的费用。
试验材料费:破坏性试验和试验中所消耗的辅助性材料、材料费用。
工资及福利基金:从事质量试验、检验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及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
质量成本管理
第8页/共42页
预防成本
为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提高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措施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质量培训费用:为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为目的,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质量意识、技术质量、工作质量、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质量成本管理
第9页/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