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现代诗歌的朗读技巧。
2.品味诗歌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能拓展迁移,品读相同背景下的“乡愁”诗。
二.过程和方法:
1.自主学习,诵读品味,体会诗歌诵读技巧。
2.合作探究,交流品析,把握诗歌的写作特色。
3.知识迁移,拓展品读,美读同时代背景下的诗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时代条件下,产生的强烈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崇高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拓展迁移,品读相同背景下的“乡愁”诗。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诗歌导入,酝酿情感:
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两首乡愁诗。
男生读余光中《当我死时》节选。女生读席慕容《乡愁》。
乡愁:远离家乡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思就是乡愁。
乡愁诗:用诗歌来表达久离故乡后对故乡的眷恋。
二.探究新知,品味诗歌之美:
(一)与诗人相遇
知识卡片二:余光中是人们口中的乡愁诗人,他写了大量怀念故土,怀念大陆的诗歌,其中《乡愁》是其中著名的篇目。
(二)与诗人同行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余光中对故土,情感深厚,至死不已,请大家酝酿出这样的情感,用舒缓的语气,朗诵《乡愁》。
知识卡片三:语速、语调、停顿、重音,是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
(三)与诗人对话:品析《乡愁》之美
画面之美——意象;时空之美——顺序;题材之美——情感;
音乐之美——叠词、长短句;结构之美——反复。
三.拓展提升,触摸时代脉搏
(四)与诗人共情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特殊的年代,人的一生总随时代沉浮。浅浅的海峡只是地理的阻隔,政治的禁锢才是真正的压抑。当年的两岸,禁止人员的直接往来。身在台湾的游子们,不知远在大陆的双亲能否待到自己归家之时,不知留在故乡的妻儿是否仍在翘首期盼。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学会读书》,今天我们就以余光中的《乡愁》为契机,反转时空,走近那些满怀特殊“乡愁”的诗人,触摸特殊年代,特殊情感。
1.请同学们运用所学诵读品析技巧,走进同时代作品,学会读书。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任选一首“乡愁”题材诗歌,研究诵读。
2.诵读展示,交流诵读、鉴赏心得
一片槐树叶——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