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14].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14].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6/20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14].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教学准备】
:方盒子每组4个;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每组若干;收纳盒每组1个。
: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5分钟)
,出示图片后提问:“我们在第一节课比较不同的物体时,发现物体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看图回忆后将会说出:“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有些物体是球形的、有些是方形的……”
:“它是什么形状的?”
:“形状、轻重,都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盒子,提问:“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肯定学生说出的多种装入的方法,最后统一规定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
二、探索1:把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子里——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预设15分钟)
。(课件出示:乒乓球、螺母平铺一层后的效果图)
:把四种物体分别放入盒子里。教师提醒学生记录在《活动手册》第3页。
,教师组织学生将装有物体的四个盒子有序摆放在桌上,统计各小组的数据,填好班级记录表。(将会出现的结果: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数据会相同;而螺帽和橡皮,由于各组可能会用不同的侧面去平铺,数据可能会不同。)
。提问:“现在,每个盒子里都分别平铺这四种物体,大家平铺的结果一样吗?”“还能继续平铺进去吗?为什么不能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现在,大家盒子里都不能继续平铺进去物体了,因为盒子就这么大,这些物体的形状又都是固定的,所以就挤不进去了。”
,提问:“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其实差不多,我们来比一比:放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木块的数量要多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乒乓球与木块的形状不同,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
三、探索2:换一种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方法平铺,数量可能会不同。(预设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班级记录表。提问:“为什么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各个小组会不一样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可能是螺母和橡皮的摆放方式不同造成的(有的是
“躺着”的,有的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