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中期报告-(修改)
《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师面对职业本身,在来自家庭、学校、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出现了焦虑、抑郁、情感价值观扭曲、职业倦怠、职业适应不良、行为异常、人际交往障碍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申请了课题《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研究》。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对立项课题作了如下工作: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2017年4月我校申报了课题《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同年7月得以立项,10月在古浪县第五中学顺利开题。因为我们学校一直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初次接触,认可度不高,更谈不上创新,所以这项工作开展起来颇有难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力求做到领导重视,课题成员工作到位、脚踏实地,课题研究紧张而有序、进展顺利。课题组紧扣研究目标,和学校活动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1、围绕本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工作
①掌握我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表现;运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教师进
行全面地调查和分析。
②了解影响我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③通过实践探索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干预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提高教师心理修养和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方法,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处理职业压力以及其它各种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师生观、教育观、人才观和生活观,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2、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①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古浪五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校教师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以及自己对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
②通过“心理健康临床诊断量表(SCL-90)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探讨如何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
③通过对古浪五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探讨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④通过组织校本培训、成长小组以及古浪五中教师心理工作坊等方式对我校教师心理健康进行维护与干预,并探讨有效的方法和模式。
开展了课题知识讲座——《教师常见心理疾病分析》、《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对教师的心理进行疏导;
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①课题筹备及理论学习阶段(2017年4月--2017年9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课题组主要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状况,掌握一定理论基础。
②现状调查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进行。运用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