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性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 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12例剖宫产术中行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常规剖宫产术 患者临床资料比较,除手术时间稍延长、术中出血稍增多外,术中特发性 事件、住院时间及产褥期病率无显著差异(P>),无统计学意义。结 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但一定要在术前做好产妇的 病情评估和医患沟通,并完善好相关法律文献,把医疗安全放在工作的第 一位。
关键词: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可行性探讨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为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约占妊娠的 0. 3-1. 2%[1]。但对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是否在术中直接剔除的问题。 国内外报道的文献较多,但一直无统一的建议。特别是基层医院,过去受 技术和医疗设备的限制,对这一问题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而不敢盲从 实践。近年来,随着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手术室硬件设备的升 级更新,2011年2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成功开展12例剖宫产术中行 子宫肌瘤剔除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年龄在21-46岁 之间,,孕周35-40周。超声诊断黏膜下肌瘤3例;浆
膜下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7例。瘤体大小在1. 5-6cm之间,平均为3. 42cm。 剖宫产与子宫肌瘤剔除术都在产妇及其家属强烈要求下,且产妇产前检查 各项医学理化指标正常、符合手术条件。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 通,取得信息对称,签订有效的疾病告知和手术同意书,并完善各种应急 预案时实施择期手术。
,产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 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胎盘娩出后,除粘膜下肌瘤先行肌瘤剔除外,其 余均为缝合子宫切口后行肌瘤剔除术[2, 3]。先将子宫提到腹壁切口外, 按照一定的顺序探查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等情况,常规用缩宫素10-20U 在肌瘤的四周及基底部周围的组织中多点注射,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 。同时,用止血带将子宫峡部扎住,阻断来自子宫动脉对宫体的血液 供应。从扎紧止血带开始计时,直到最后一个肌瘤切口缝毕后放松止血带
[5] 。然后,选择适当的剔除切口,钝性分离肌瘤,分离中注意瘤体包膜 的完整性,如出现妊娠包膜粘连不清时,可适当配合锐性分离,术中更要 注意止血的方式方法,直到瘤体及所附属的假包膜一并剔除。逐层缝合子 宫,不留死腔。松开止血带,观察渗血情况,如出现针线根部渗血,可用 止血纱布压迫止血。再次观察,无异常后检查、复核手术器械,关腹术毕。
,除积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缩宫素促子宫收缩,加强一级护理干预。
主要观察和统计12例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 患者(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特发性事件、住院时间及产 褥期病率;我们随机抽取12例常规剖宫产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相关
数据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 以(土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