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标准
一般规定
1、 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 配。
2、 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使用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方面的需求。
3、 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住宅供水应计量到户,一户一表, 水表出户,宜采用远传水表。
1、 安全可靠:二次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电控系统的可靠性 和安全性,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本标准要求的名牌电气元器件对其控制系统进 行模块化、标准化、简单化设计和制作,使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同 时,也可使控制系统具有维护简单、故障恢复快速等特性。
2、 标准化:为了便于二次供水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在自动化设计时应在 硬件结构、设备型号、电气元器件参数、电气接口、设备器件品牌等方面统一标准, 进而可以保证各设备之间在机械尺寸、电气特性上具有高度的互换性,提高系统的 可维护性。除此以外,系统还必须针对泵房设备及控制信息进行标准化,统一系统 设计参数,统一控制对象及数据采集对象,统一控制软件包括数据结构定义。为系
统的构建提供一个一致化的软硬件环境,便于系统的构建和今后的维护。
3、 一控一变频调速:所有增压水泵都必须配置独立的变频控制器,采用一控 一变频调速控制,保证泵及泵组能在流量的大动态变化时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 保证泵组的工作运行特性处于高效区,泵组中的变频调整应考虑整体运行控制,全 频同步调速控制泵组的流量增加或减少。
4、 PLC控制:控制系统应以PLC为核心进行设计,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维 护快捷方便,应对泵房的其它外围设备和单体控制元件进行监控,PLC控制系统应 按主控与分区两级设计。
5、 节能高效: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泵组内各泵并行 运行、增压扩流时,不仅应考虑控制单台泵的高效运行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并网后 的泵组的高效状态。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泵、电机以及变频器等设备的运行参 数相互匹配,保证其运行均处于各自的高效工作运行区域内并能保持稳定工作。
6、对外通讯:泵组的自控系统设计应考虑提供远程控制信号通讯接口,设备
现场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之间应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以满 足泵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控制及远程数据传输等要求。
7、 数据采集:泵组控制系统应能完成泵组各项运行参数以及其它状态数据的 采集功能,并将数据存入PLC专用数据缓冲区内提供给远程上位机系统和其它控制 单元调用。
8、 安全防范:为了便于泵房的无人值守管理,应考虑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该系统可自动记录人员进出的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防止非法闯入。当出现非法人 员非法闯入时可进行现场声光报警、语音传输及远程中控报警,保障泵房内的设备 安全和水质安全。
9、 泵的配置:泵房的二次增压系统一般应根据楼层高度配置多个增压泵组,
分别对应不同扬程需要的供水区域,还应考虑低流量供水时泵的配置。每个泵组应 至少配置1台备用泵,且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能力。
10、 市政管网压力保护:泵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考虑避免泵组抽水时对市政 管网的过量抽取,水泵运行时应考虑使用水箱作为增压系统的缓冲水源,保证不会 造成市政管内压力因泵组的运行而出现负压现象。
11、 远程监控:泵组控制系统应考虑满足远程监控的设计需要,可通过相应的
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及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通讯,可以实时远程监控现场设备的 运行情况、压力变化、故障报警、历史数据等,同时满足远程控制的功能需求。
12、 智能控制:控制系统应具有控制水泵自动变频运行,水泵定时自动轮换, 过流、过压、过载、欠压自动保护,无水自动停机和报警等功能。其系统应具有完 善的保护功能,满足泵房的运行全自动化智能控制要求,正常运行过程中无需人员 现场操作。
13、 水质监测与保护:泵房应考虑配置水质余氯监测仪和浊度仪,可对二次供 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水箱内水质,应实现储水实时更换。 建筑内饮用水系统应与非饮用水系统分开设置,住宅类用户的供水系统应与商业类 用户分开设置。
14、 入户压力控制: Mpa,宜以7 层为一个分区进行参考。 Mpa时,应设置减压阀, 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
Mpao超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系统的每级竖
Mpa。超高层采用上行下给供水方式时,宜设置减压水箱 分区供水,若设置减压阀分区供水,应采用集中式减压,且仅允许减压一次。
15、超高层通讯:超高层网络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