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抗凝药.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凝药.doc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6/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凝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凝 1 肝素: 在体内外均有很强的抗凝作用, 这是通过抗凝血酶Ⅲ来实现的, 对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迅速。该制剂只能静脉给药,因为使用方便( 皮下注射), 常用于需迅速抗凝治疗者或用作口服抗凝血剂前用药, 当用量过多引起出血时,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长期使用肝素有引起的出血的危险,副作用较大。肝素: 1 、抗凝血: (1 )增强抗凝血酶 3 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 )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3 )增强蛋白 c 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 、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 、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 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 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低分子量肝素:【药理作用】因子ⅹa 活性, 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其抗凝血因于ⅹa 活性/抗凝血酶活系用化学或酶法使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平均分子量约为 4~ 6kD 。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 ~ ,而普通肝素为 1 左右, 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 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药代动力】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因子ⅹa 活性 t1/2 。明显长于普通肝素, 体内 t1/2 约为普通肝素的 8 倍,其抗凝血因子ⅹa 活性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 3 倍。静注维持 12h ,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几乎达 100 %。 1次/d 即可,使用方便。 2、香豆素类。常用的有双香豆素、华法令和新抗凝等, 通过拮抗维生素 K 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减少而抗凝,因为用药开始体内仍有足量凝血因子,故只有当这些因子耗尽后才能发挥抗凝作用, 所以其作用开始较慢, 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较长时间抗凝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当用量不当引起出血时,除给维生素 K 外,最主要的是输新鲜血以补充凝血因子。华法林口服吸收完全, 1 小时后血浆中即能测到, 2~8 小时达高峰。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0% ~ 99% 。 t1/2 为 10~ 60 小时。主要在肝及肾中代谢。双香豆素吸收不规则。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0% ~ 99% 。 t1/2 为 10~ 30 小时。醋硝香豆素 t1/2 为8小时,还原型代谢产物仍有抗凝作用, t1/2 为 20 小时。 3 、抗血小板药如阿斯匹林和潘生丁等对防止血栓形成有效。因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坏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并可防止血小板环氧化酶将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中间体。由于血液中缺少前列腺素中间体, 故无法( 或难以) 形成血栓。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血管纤维化引起的血栓性疾病。对阿司匹林使用者的大规模调整结果证实;此药确实可降低 40~ 50% 中风、心梗或其它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吡格雷是一种 ADP 受体阻滞剂,可与血小板膜表面 ADP 受体结合,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糖蛋白 GPⅡb/Ⅲa 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双嘧达莫: 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第一相和第二相聚集;高浓度(50 μ mg/ml) 可抑制胶原、肾上腺素和凝血酶所致血小板释放反应。其作用机制为: ①可逆性抑制磷酸二酯酶, 使血小板中的 cAMP 增多;②可能增强前